艺术与设计 -利来app官方下载

美术报

2023-06-13 11:59:00

编者按:此话题源于今年5月底在浙江赛丽美术馆举办的“山,还是那座山——陈宜明小幅油画作品展”,让我们看到了陈宜明一批轻松写意、追求一种非常纯粹的色彩和图式的作品,联想起他过去画的那些成名作品,似乎有了完全不一样的追求和探索。一般来说画家的作品,我们横向对比做的比较多,自己和自己的纵向比较相对并不太多,但这却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把这些名师大家过去的画和现在的画摆在一起,既有着浓重的情感色彩,又有着些许流行文化元素。从中不但能看出他们不同时期的艺术追求,演变发展,也能看出其心路历程的变化;既能看出源自从前创作思想和图式的延续,也可看到立志摆脱原有桎梏再创新貌的决心。


本期我们选择了四位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艺术家,把他们早期的作品和近期的一些画作进行对比。看看你会喜欢哪种?虽然艺术家的创作是一件很个人、很独立的事,但把他们的作品放在一起,还是能从中窥探到一个现象,那就是我们身处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在历史的洪流中,任何个体都不能够置身事外,都会深受影响,由此也说明,艺术与时代的发展应该同步甚至是更超前的。


陈丹青


陈丹青最有名的当然是他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的《西藏组画》,在当时被誉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经典之作。无论是在作品选材还是在作品技法上被赋予了突破革新的重要意义,陈丹青可以说是凭此组画一战成名,享誉中国美术史。


《西藏组画》这些画的尺幅都不算大,由此也避免了主题性的扩张和当时流行的革命主义、英雄主义的泛滥。陈丹青显然是受法国现实主义画家(如库尔贝、米勒)影响颇深,他以一种源自法国乡村绘画的视角,以写生般的直接和果断,描绘了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片段,充满着生命的张力。他笔下的人物十分亲切质朴,色彩凝重、用笔稳健,画面带有深沉雄浑的力量,开辟出了描绘藏民甚至是中国油画一种生活化的新图式,让绘画创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陈丹青   牧羊人  78.9×52.3cm  板上油画  1980年


《西藏组画——牧羊人》描绘了一对牧民在大胆地拥吻,画中既没有高大的政治意义,也不存在教条式的内容,是爱情主题首次出现在画布之上,令人耳目一新。在北京保利2021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最终以1.4亿元落槌,加佣金1.61亿元成交。该价格也追平了曾梵志《面具系列1996 no.6》,并列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最高价。这是艺术市场对陈丹青作出的最大认可。


如今,我们更多地是从短视频里看见陈丹青的演讲、访谈,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人生导师陈丹青,他的画作反而退而居其次了。许多人非常喜欢他雅痞的艺术评论和对艺术一针见血的洞见,由是再回过头去找他的画作欣赏,多少有些爱屋及乌。但却发现近作并不多,相比于他从不间断的经典语录,画作引起的效应就少了许多。而他自己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很少画画。



陈丹青近期作品


一段时间,他热衷于以油画的形式将历史上的经典碑帖画出来。陈丹青自己调侃“拿了油画工具,写生名帖,画完后远看,只当那是我写的。”须知书画同源,书法与绘画本就想通,大多数人是以书入画,而陈丹青以画画来表现写字,十分别致。当然这不是简单地画字,而是有许多追求和用心在其中。在创作了这一系列古典书籍画册的作品之后,陈丹青近期的画,将绘画对象转向“模特”,以人物写生为主,风格和刘小东的有点相像和类似,但以室内为主,带有一定的速写性。他十分擅长抓取人物的神态和那种难以言说的意味。


从西洋到东方,从现代到古典,从肖像到山水,从性感到萧条,从浓重到简淡,从图像到线条,陈丹青的画可以说是一种洗尽铅华的回归。但他对中西艺术及社会现象等诸多问题的思考却从未停歇,而且颇有价值。


石虎


石虎一直是一个带有一定神秘色彩的人,他独树一帜的画也是如此。他用过人的才气智慧将西洋技法与中华古文明相链接和转译,独身开辟出一条看似开阔却鲜有人踏入的新路。看他的作品能够明白一个道理,就是真正的绘画不是要熟练地掌握一套万能的技法,而是要寻找一种最能表现独特感受的语言。适应于一切感受的语言是没有的,那只能是一招鲜吃遍天。


许多年纪大一点的美术爱好者会有一册石虎的《非洲写生》画集,那是1979年,人民美术出版社为他出版的第一本画册,令人耳目一新,刚一出版就销售一空,这些画把中国传统的泼墨技法,同西方古典派绘画的高度写实技巧结合在一起,画面流畅又富有诗意,空灵生动,笔墨练达,确实是打开了人物画中西结合的新局面。可以说,从那时起就已经在美术界奠定了他的一席之地。


石虎早期作品


但石虎并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他很快就跨入了新的境界。现在我们回头看《非洲写生》的出版,不过是标志着画家创作的一个阶段的结束。从那以后不久,他到西双版纳和西藏写生的时候,画风已经迥然不同了。可以看出画家的创作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第二阶段了。应该说,画家迈向第二阶段的起步是十分自觉的。由于非洲写生取得巨大成就,由于他独特的风格得到普遍的赞许,许多人劝他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巩固和加深,不要放弃来之不易的成果而另起炉灶。起初画家也曾想这么做,因为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石虎很快就发现,用非洲写生的技法,不能够充分表达他在西双版纳的感受。

——高尔泰


灵动多姿,汪洋恣肆,奇幻古灵,飘逸古拙,似似而非……石虎的画似乎是一种现代主义的平面构成意识,但其内在实则是艺术家对于传统文化根源的回应,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线。


石虎  朵颜  127×150cm  布本重彩  2021年


石虎对线——线性的探索一直不放弃,并通过大量的“书写”体验其至妙,作为一名“当代艺术”家实践着对这一古老话题的真切体悟。从“开天一画”之“道”,打开视野,并与“抽象主义”拉开距离,当然其表现是非视觉的,更是本质的本性的,他坚信艺术精神上“通”与“变”,于内在生命的本质上找到“殊途同归”的当代性。或者说,石虎作品中的线,依然葆守着“六法”“八法”的理趣,而它的随性、随意在某种意义上又强调了“写意”的自由性,使其更接近高古的神秘与玄妙,关于宗教的、精神层面的“神性”“空性”“道性”,“表现我的灵魂与天的对话。”自由在这里更像是对万事万物充满了敬畏的童真。

——许宏泉


中国画是最讲究线性的力量的,然而好多人可能不了解,石虎曾经创作过不少油画作品,在其中也十分强调线性的表现,以及其他艺术门类的融合,例如漆画、壁画、岩画、剪纸等等姊妹艺术,各种养分的滋养,在“心象”和“意象”的构成幻化中,把“象”抽离于形,却牢牢抓住中国的审美内质,才造就了今天石虎所处的高度。


姜宝林


姜宝林是当代具有开拓精神的水墨艺术大家。他1962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师从潘天寿、陆维钊、陆俨少、顾坤伯等。197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山水研究生班。有着这样经历的艺术家,尤其重视对传统的研究和继承,根基筑得特别牢固。所以我们能从他以前的作品中,找到那种源自特别纯正的水墨语言,展现出画家对于传统绘画的精深把握。


他一方面有意识地将传统文人画的笔情墨趣和肌理神韵,与现代绘画的形式语言融会贯通,另一方面,则有意识地将传统水墨画的精神意蕴以及文化内涵,与现代绘画的视觉表现力有机交相融合,形成了其内涵丰富、震撼力极强的鲜明的独具个性的风格,最后形成了其笔下独特的水墨世界。姜宝林对笔墨语言的守护和卓绝的开拓性探索,使他成为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中国画现代笔墨语言的集大成者。


姜宝林 长江的儿子 144×375cm 1998年


梳理其创作历程,姜宝林的笔墨语言形成了下列形态:其一,早中期“水墨山水”和写意花卉。其中的图像来源于生活中的直接观察,既有对传统笔墨语言和现代笔墨语言丰富吸纳融汇,更有对李可染所探索的写生笔墨语言的拓展。其二,20世纪80年代独创的“白描山水”,也被称作“姜氏山水”或“白宝林”。其三,积墨山水。这是“黑宝林”的面孔。中国画的笔墨语言被认为不能表达体积感和光。通过对黄宾虹和李可染积墨法的继承与发展,姜宝林的积墨山水把对光和体积感的表达推向了新的高峰。其四,半具象笔墨抽象构成。此一形态又复可分为半具象笔墨抽象构成的山水和半具象笔墨抽象花卉两种。其五,纯粹笔墨抽象构成。这一形态的纯粹笔墨抽象构成,一方面得自于对山石或草木肌理的再度抽象图式化;另一些则来自于笔墨语言本身抽象元素的图式化,这其中深受黄宾虹“不齐之齐三角弧”、潘天寿“不等边三角形”抽象构图观念的启发。这是一种基于笔墨语言本身的内省而形成的观念构成艺术。

——牛宏宝


姜宝林  2016·31号 72×83cm  2016年


在后期的山水画创作中,他创造性拓宽了山水画创作的新秩序和新境界,画面有着独特的视觉传达和表现性的感知维度,在时间与空间中自由过渡,独步画坛。花鸟画的创作更注重于对物象自然属性的舒展与拓延,以精准的笔墨表达和自由的线性流畅来营造境界。特别是独创的白描观念山水,具有强烈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


在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中,姜宝林的创作理念清晰而明确,就是既要笔墨,又要现代。可以说,姜宝林对中国画坛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挖掘出了笔墨语言的勾、皴擦、点和染本身作为整体的抽象构成价值,并使笔墨语言的这种抽象构成独立于写形而具有独立的表现性功能,创造出不同于前人更迥异于他人、具有当代独特审美意味、难以明确归类的崭新的中国画面貌。


陈宜明


陈宜明是文革以后成长起来的画家,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非常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在那个岁月,他画了很多幅注定会在中国美术史留下浓重痕迹的画。当年他与他的同伴率先突破了理论思想、艺术思想的禁锢,以非凡的勇气和才能创作出一批反映文革和知青题材的作品,引起很大反响,如与刘宇廉、李斌于1978年合作的连环画《伤痕》《枫》等,一反那些流行的虚假艺术模式,以真挚的情感,新颖的形式,高度写实的艺术手法再现了历史的真相,受到美术界同行的普遍关注。


陈宜明当时的作品能够深刻描绘知青的生活,这和画家当时也是知青,有着第一手的生活体验不无关系。1968年他作为知青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那边呆了七八年时间,一直搞绘画和创作,可以说他的绘画根基是从那时打下的。许多人很喜欢《我们这代人》这幅作品,其原因就是本质和真诚,因为这种场面他是真正经历过的。


陈宜明  我们这代人 170×200cm 布面油画 1984年


陈宜明  青春记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局部)

 300×500cm  布面油画  2009年


多少年过去了,当时的年轻人已迈过了花甲之年。现在的陈宜明仍然以理性的思索和平静的心态,坚持不懈地在他自己的轨道上从事艺术实践,不同的是,今天的他移情于自然风景的绘画。


他坚持在平淡的生活中去发现画意,探寻坚实又朴素的艺术语言。近几年他创作出一批反映他自己周围生活的油画作品,在不大的尺幅之中,尽显山河风采与画家情思,使人感觉清新、舒畅又耐人寻味。


最近在赛丽美术馆展览的作品是一个系列同一个主题,在画里能看到他的追求、自信,也有迷茫和坚持,这是一个真画家的状态,面对同样一个景,能画出不同的感觉,这绝不是照搬一个对象就能画出来的。他们那一代人,既有驾驭传统绘画的能力,又有对新知识的理解,更具有探索精神。



陈宜明近期作品


世上许多大画家都有面对同一景物作反复描绘的案例,莫奈如此,塞尚、莫兰迪更是如此,并非这个对象有多么入画,而是这个对象经过反复观察描绘(起初可能是出于无奈),渐渐变为了你的心中之物。日复一日,你对此景的看法已不会只停留在表象的一草一木或某块颜色上,你对它的了解已是全方位立体的。外表的变化其实是随你的感觉而来的,画面的顺与不顺,其实是记录了你感觉的痕迹,因此有时不必太纠结。


——章晓明


在画展开幕式上,陈宜明表示:“我觉得苦恼的其实是我们画东西太写实、太客观,现在很多年轻艺术家在创作时更注重主观的情绪和表达,而不是纯粹的刻画。我的绘画已经不是很写实了,但这一步走得太小。”


由此也可以看出,画家并不满足于过去已有的成绩,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后,如今追求的是油画本体语言的提炼,在抛却宏大主题内涵和写实的束缚后,做着一些删繁就简、尽显本真的探索。


文章来源:

利来app官方下载的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0条评论

卡斯滕·尼古拉(carsten nicolai),《先锋一号》(pionier 1), 2011年
黄韵奇 0评论 2023-07-25
没有人真正地看见过一朵花,我们没有时间。观看需要时间,就像交朋友需要时间。——乔治亚·欧姬芙对于一幅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 0评论 2023-07-25
今年四月,72岁的雕塑家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只身从伦敦飞往青岛,准备他在中
voicer 0评论 2023-07-25
正午的暴雨从四面围拢,位于海军部旧址的一个空间中,丁立人画展正在开幕,暴雨突袭的声浪铺天盖地,人们看
刘白 0评论 2023-07-25
荒 诞的事,往往别有意味。北京顺义某旧货市场,一天,商家纷纷收起了棚户,原本在棚子底下的各类古旧宝贝
袁政 0评论 2023-07-25
李涵认为:“建筑学里始终有一部分是更偏向艺术的,欧美社会已经过了大规模建造期,可能有一半以上的年轻建
刘小荻 0评论 2023-07-25
“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相比西方风景画注重色块与光影的形态塑造,东方山水画更看重意境的表达。但
thepluspaper 0评论 2023-07-25
konstantin fyodorovich yuon康斯坦丁·费奥多罗维奇·尤恩俄罗斯画家, (1
玖月画社 0评论 2023-07-16
荷兰艺术家苏珊·德鲁门大型水晶装置艺术作品《共鸣》将于2023年7月16日至11月22日在2023成都双年展"大地回声"板块展出。
selena yang 0评论 2023-07-16
衣服必须要按颜色分类整理,不管任何物品都要摆放排列整齐,不能容忍有一丝丝的脏乱,发个人动态必须凑满九
艺术与设计 0评论 2023-07-15
淋漓十一号:water in dripping no.11(2013)在北京宋庄,一个由两层红砖建筑
吴丹 0评论 2023-07-14
反主流counterculture她通过激进反叛行为和拒绝艺术家身份所表达的投身于远离‘上城’环境、
玛丽亚卡拉·莫莱(mariacarla molè) 0评论 2023-07-14
2023年个展“流淌”中,姚浩最大的转变是从描绘童年时代和少年情愫,转为呈现艺术家眼中的都市人物。这
张火火、王智一 one 0评论 2023-07-14
艺术家:刘商英摄影:董林眼镜来自:木九十 mujosh2016年春末,刘商英的工作室意外失火。“夜里
郑舒元 0评论 2023-07-13
一颗花骨朵,在成为影像之前掉落,可能是刚刚,也可能过了一会。和以往的经验不同,花蕾离开了枝桠,却没终
崔灿灿 0评论 2023-07-13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