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设计 -利来app官方下载

艺术与设计

2018-04-23 15:01:43

摘    要:文章阐述现阶段传统木作家具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中持续存在的问题——传统工艺、原料等与社会生产方式之间的不吻合,技艺传承人文化创作与现代生活内容的脱节现象,总结了近期国内非遗保护工程针对这些问题的一系列方案的实行及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完善传统文化教育、建立使用名匠信息数据库以及传统家具设计精品展销为主的传承方法和模式。

 

关键词:传统家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保护与传承;创新传承之路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8)01-02-0114-02

 
前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进步,文化实力已成为我国在国际交流与世界贸易中所不可忽视的财富储备。然而,如何将我们的文化遗产与时代背景相结合,使之焕发历久弥新的光彩,就要求我们联合各界的力量共同经营。其中,优秀传统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已得到党和政府、专家民众的广泛支持。传统木作家具作为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其材料、形制、造价等方面的因素,在融入现代社会生活时往往出现期望与现实脱节,需求与供给不符的现象。因此,如何完善传统木作家具技艺的生产性保护与创新传承这一部分工作,值得多加探讨。

一、传统木作家具文化的传承现状

传统家具大都由实木制作,放在工业生产流程中存在价格高昂,材料浪费的状况,由工匠手工制作,又大大增加了市场流通的时间人工成本,不宜作为大批量生产手段,因此传统家具的市场占有率受到限制。此外,随着人们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逐渐改变,现代生产模式的逐渐升级,木作家具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传统木作家具面临了受众减少,技能传承乏人和发展转型困难的命运。这些因素都导致了一些技艺传承人信心缺失,萌生转行念头,一些技艺的传承甚至出现了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的现象。那么,传统木作家具的创新传承之路应怎样延续呢?

二、传统木作家具文化传承方法研究

关于传统家具的未来发展,应从木作家具所承载的文化意义的研究说起。古往今来,家具不仅是实用的物的符号,也是一种文化符号。它不仅反映了作为一种工具的设计质量,也象征着中国传统木作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承担着联结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全球化与地域化的责任,并发挥构建作用。
由此,实现传统木作家具文化的创新传承,应从其文化价值的两方面着手:第一,加强传统家具“物”的价值与当前时代生活内容的维系,即选择性地传承木作家具传统技艺的制作与装饰方法,结合优良的设计管理家具产品所承载的用户需求,达成传统家具使用价值的创造性转化;第二,通过政府政策与资金支持,结合全国各地非遗保护单位的传承保护行动,以及家具协会等相关社会组织所举办的博览会、展销会等形式,宣扬普及传统木作家具文化内容,并强调中式传统家具的市场价值,实现传统家具文化的社会传承,活态传承。

(一)传统家具的适应性转变

近年来,由于消费市场的家具产品审美定位需求和家具厂商经营理念的不同,传统木作家具也在生产性保护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其创新形式。梵几、半木一类的国内新中式家具设计精品层出不穷,在国内外家具市场都获得了不错的反响(图1)。这不仅得益于设计师们对传统家具式样的理解和把握,更与这门古老而精细复杂、分工明确的传统技艺质朴理念的传承脱不开干系。梵几主创设计师古奇高说,他并不希望梵几家具成为一种时尚,他希望一件家具能够被使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设计师及品牌也肩负着让传统手工艺在新的设计形式下体现价值,从而保留和传承我们民族特有工艺的责任。社会企业、制作者继承传统木作工匠精神打造出的现代家具,由于今古自然条件、社会文化及人们家居生活、使用习惯的不同,在材料形制上或许与传统家具大相径庭,然在设计、制作环节都秉承服务于人的勤恳态度,负责地挑选木料、执行工艺、集成构件,不仅可延伸一件家具的使用寿命,更接合木质资源种类稀缺的时代背景,实现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传承。实用性,即为家具文化在古今中外的不同背景之下发展中延续,创造中转化的不变主题。

(二)传统家具文化的社会传承与市场推广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关于2016年拟定的《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文化部发布了依次为加大资金投入、增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提高补助标准、建立传统工艺工作站、支持发展潜力大的项目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的近期工作计划。针对现阶段,传统技艺从业人员受高等教育的经历较少,对于批量生产方式、常用材料等不甚了解,市场需求认知较为模糊的情况,文化部、教育部实施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旨在提高非遗传承能力,帮助传承人群“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在不断培养年轻力量的同时,对一些身怀绝技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工作也刻不容缓。通过抢救性记录工程中的文献搜集、田野调查、口述史描述、非遗实践拍摄、资源后期整理编辑等方面的工作,力保真实详尽地记载传承人的真实故事、精湛手艺、工匠精神。
除了对于技艺传承人的补助和保护外,传统家具在市场中的地位和价值也需要通过不断地宣传来巩固和重振。2016年10月,由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主办的“苏州造物”——明式家具(苏作)制作技艺精品展在恭王府举办。这次的展览及随后的研讨会活动不仅重点研讨了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和技艺分类保护的专题,更探讨了精湛的传统技艺与时尚文化相融合新模式的探索。接合好传统技艺与现代大众生活内容,用优良的设计使深厚的传统艺术更符合当下的功能与审美需求,开创一条既不负传统造诣,又不囿于前人藩篱的创新发展之路,需要传统技艺传承工匠与设计师共同努力。

 

 

三、传统家具文化传承体系初探

(一)传统家具文化的传承教育

伴随历史迭进,社会发展和消费群体的变化,传统木作家具市场逐渐分离出众多制作单位、技艺方法等。然而,随着社会生产模式与劳动分工的改变,手工艺的传承和木作家具文化的普及已不再是家具生产流通环节中的必由之路。更少的技艺工匠在传承一门技艺后能够大批量地将作品流向市场。一个地区的传统家具作品往往只局限于满足一方购买者的生活和审美需要。反向观之,消费者也不尽然地了解所购家具传统形制、装饰下的文化内涵和制作工艺。这种文化的阻隔,是现今传统家具市场交易中的一个痛点。生产者与使用者的互不了解以及懵懂不明确的传统文化认知,一部分原因是现代人成长环境中缺少了对于木作家具文化的耳濡目染所致。假如补充了我国下一代的教育体系中关于木作家具制作与历史文化的空白,木作家具的传承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春天。

(二)名匠信息数据库的建立与使用

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中,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已经成为一种全球化的趋势。基于图片的绘制与重建、基于三维扫描的重构和漫游、图片检索及其修复、利来app官方下载的版权保护和沉浸式虚拟系统等多种数字化信息,弥补了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中信息易老化、易失真等缺陷。基于现有中国古典家具研究的数字化技术,加入传统技艺名匠信息系统,更使得数字化技术不仅能保护和传承木作家具文化遗产,更赋予其以崭新的生命。信息数据库不仅可为社会提供全面、准确、内涵丰富的数字图像资料,更通过名匠系统的口述史、传承谱系、涉及修缮项目等内容使传统家具文化广泛渗透于建筑设计、研究、教学、施工模拟、影视场景、电脑游戏场景、文化旅游等方面,使之与信息可视化的发展方向结合得更加紧密。在2017年10月底举办的首届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博览会上,故宫博物院布置了故宫古建修缮vr互动体验区,使访者在vr技术的沉浸式虚拟系统中体验修缮故宫文物的乐趣,这个技术手段带给了用户很好的体验,达到了超出预期的效果。

(三)传统家具现代设计精品展销

通过现代设计思维对古典家具文化进行创新继承,延展出具备宏观视野的现代应用途径。在材料上,选择符合国情和可持续设计原则的材料,不故步自封,做到有舍弃地继承;在工艺上,引入可使用工具和机器运作的工序,以削减造价环节的支出。这样,使用相对低廉的材料和快捷简便的工艺,有利于传统家具的推广使用,使之焕发新的生机,从而创造出具有中式独特韵味的室内风格空间。
同时,今天非常需要具有创新意识、设计能力和传统技艺保护愿望的学生、设计师、教师加入木作家具技艺保护和传承的队伍。因此,诸如“建大非遗传承人培训计划”的,力求将手工艺传承人引入现代设计生产环节的项目应持续开展,加强传承人与设计师的交流合作,使木作家具传统技艺创新传承工程的开展更进一步。
然而,在传统家具创新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杜绝为创新而创新,不能只为经济效益服务,而忽视了用户的人机舒适度要求和精神需求。“苏州造物”苏作传统技艺精品展上就很好地展示了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的范例与创新的可能性。设计,使产品最大化地兼顾传统工艺秉承的古典文化意蕴而不失对于现代使用情境下用户的功能、审美需求的满足,进而使传统文化更好地适应和融入我们的生活环境。

 

四、总结

在上文所提到一系列的国内做非遗保护与传承方向工作的政府单位、企业机构及高校组织的共同努力下,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延续都在此过程中有了新的进展和方向。在高新技术发展使人越来越目不暇接的新形势、新文化背景下,传统家具的发展也必将经历一场革命。有理由相信,经过前期的部署和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未来传承人与设计师的协同努力下,中式传统家具文化将会有更高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和一展拳脚的天地。■(杨琳,孙曦   北京建筑大学)

 

参考文献:

[1]刘文,唐丽华. 当代家具设计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2]胡志栋. 苏作家具传承发展的方式探讨[j]. 美术大观, 2016(11):90-91.

[3]抢救性记录工程就是和时间赛跑[eb/ol].[2016-09-26]保护论坛,http://www.ihchina.cn/8/18907.html.

[4]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恭王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系列活动”持续高热[j].艺术评论, 2016(11):9.

[5]林海,吴剑锋.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中国古典家具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4(1):28.

0条评论

dziga vertov kneels to shoot a train in man with a
格罗伊斯 0评论 2023-07-25
美术实践类博士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欧美国家的教育改革。进入21世纪,在国际化、多元化和现代化背景下
曾成钢 0评论 2023-07-25
传承是传统手工艺存续的核心。传统手工艺一方面顺应时代和市场的需求不断流变,另一方面因生活、生产方式的
郭艺 0评论 2023-07-25
摘要定义设计管理(dm)的研究涉及两个学科的交叉:管理科学和设计科学。我们专注于设计管理研究,并通过
布丽吉特·博尔雅·德莫佐塔 0评论 2023-07-10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代表的是当时的汉族意识,与汉征西域的军事活动有关,这样的文字对西域各国来说,
李零 0评论 2023-06-20
茶园村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龙山南麓,距离遂昌县城一个半小时左右的车程。2023年,是深圳前地产商罗
罗雷 0评论 2023-05-26
大型演出活动是展示中国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打造出的大型
丁刚毅 0评论 2023-05-24
梁思成(1954年摄于北京)从读懂梁思成开始(节选)欣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通校梁思成(1901
王军 0评论 2023-05-24
在明代雕漆产区中,云南当年可能地位重要,前辈学人曾提出,明代雕漆有两个地区系统,一是嘉兴,另一就是云
周少华 0评论 2023-05-24
摘要:粟特艺术博采众长,既有鲜明的萨珊波斯特点,又对中国北朝至唐代的装饰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以
杨静 0评论 2023-05-24
摘  要:随着中国传统工艺由业内的“保护”转变为国家战略的“振兴”,品牌建设问题
张学渝 0评论 2023-05-24
摘要:设计理想作为一种历史范畴,在人类世的语境中呈现出不同以往的面貌。人类世引发的生存危机与新兴技术
张黎 0评论 2023-05-24
摘要:以往学者依据呈现的图像元素统称一类铜镜为仙人龟鹤镜,又因为龟与鹤自古以来被赋予长寿的隐喻含义,
王惠莹 0评论 2023-05-24
摘要:锦是中国古代丝绸品类中最为贵重的一种,代表了古典丝织技术体系的最高水平,同时,它的图案变化也十
徐铮 0评论 2023-05-24
本文探讨了清代京内官营的三处染色作坊,主要包括广储司缎库染作、织染局染作和武备院染毡作。作者通过梳理
金鉴梅 等 0评论 2023-05-2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