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设计 -利来app官方下载

胡宇冰

2023-06-29 13:57:00

走进非遗


一些人说,苏州的建筑师除了著名的贝聿铭外,还存在着一个历史更为悠久的群体。尽管在当今这个时代,他们可能没有那么引人注目,但他们的成就却是无可匹敌的。他们代表了苏州式建筑的巅峰,将其工艺传播到全国甚至全球。他们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后的大工匠,他们就是香山帮!


/ 香山帮的历史与传承 /

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

香山帮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建筑营造传统。作为一支重要的建筑工艺流派,香山帮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皇宫建筑,经过多个朝代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技艺。香山帮的营造技艺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其技术渊源源远流长。香山帮所指的香山指的是苏州境内的香山,它位于胥口镇的西侧,靠近春秋时期吴王的灵岩山馆娃宫。香山周围的区域从渔洋山一直延伸到穹窿山,被称为"香山圈"。这个地区成为香山帮技艺的发源地和传承基地。

香山帮的特点与技艺

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

1、结构稳固:香山帮注重建筑的结构稳定性,通过精确的设计和严格的施工工艺,确保建筑物在面对自然灾害和年代的考验时能够保持稳固。工匠们运用独特的榫卯结构和支撑系统,使建筑物具备出色的抗震性能和长久的耐用性。

2、精湛的雕刻技艺:香山帮以其精细的雕刻技巧而闻名。工匠们运用传统的手工雕刻工艺,将建筑中的柱子、梁木、门窗等部分装饰成精美的艺术品。他们熟练地刻画出花卉、动物和吉祥纹饰,展现出细致入微的美学表现。

3、装饰的细腻与华丽:香山帮建筑注重装饰的细腻和华丽,通过彩绘、琉璃和陶瓷等装饰材料,为建筑物增添独特的色彩和光泽。这些装饰不仅美观,还富有象征意义,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和寓意。

4、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香山帮建筑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工匠们注重建筑物与周围山水景观的融合,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使建筑与自然景观相互映衬,形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

5、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香山帮工匠们注重传统工艺的传承,世代相传的技艺经验成为宝贵的财富。然而,他们也积极与现代建筑的需求和技术相结合,进行创新和改良,以满足当代社会对建筑的功能性和美学要求。

这些特点和技艺使得香山帮建筑成为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国古代智慧和文化的精髓。通过传承和发展,香山帮工匠们为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将其带入了现代社会,让更多人欣赏和领略这一独特的建筑艺术。

/营造技艺的传承/

随江南地区文化和经济中心的转移,香山帮经历了一段起伏的历史,但营造技艺得以传承,薪火相传。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民间传统建筑营造帮派之一,香山帮对江南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营造法原》作为一部总结性的文献,对香山帮的技艺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阐述,并广泛传播。近年来,对《营造法原》的进一步解读以及对香山帮影响地区的深入调研、史料挖掘和实践结合的研究逐渐增多。

香山帮建筑的代表性作品

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

香山帮建筑的代表性作品丰富多样,其中一些著名的作品体现了香山帮的独特风格和精湛技艺。以下是其中几个代表性的作品:

/ 虎丘塔/

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

位于苏州的虎丘塔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塔之一,也是香山帮建筑的杰出代表。它采用了香山帮的榫卯结构和精细的木雕技艺,展现了香山帮工匠对建筑构造和装饰的独特见解。

/ 玄妙观/

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

位于江苏无锡的玄妙观是香山帮建筑的又一典范。它是一座古老的道观,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美的雕刻而闻名。香山帮工匠在玄妙观的建筑中运用了许多传统的木结构和彩绘技巧,展示了他们对细节和比例的高度追求。

/ 木渎古镇/

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

木渎古镇位于苏州市郊,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代水乡古镇。这里有许多具有香山帮风格的建筑,如木制的桥梁、亭台和民居。这些建筑以其精细的木工技艺和装饰细节,展示了香山帮建筑的魅力。




/ 香山帮技艺——国家级传承人/

薛林根


香山帮技艺的传承人是那些具有丰富经验和深厚造诣的工匠,他们承载着香山帮建筑的传统和精神,并致力于将这一宝贵的遗产传承下去。


/ 薛林根 /


薛林根是一位擅长古建屋脊(如龙吻脊、哺鸡脊、哺龙脊等)砖雕门楼和各种形状的漏窗、泥塑人物、山水、花卉、飞禽、走兽等施工的技艺高手。多年来,他积极参与了众多建筑修复项目,包括怡园藕香榭、西园湖心亭、西园大雄宝殿、太平山御碑亭、天平山高义园乐天楼、天平山曲廊、泥塑花漏窗、怡园大门外南侧泥塑花漏窗、拙政园漏窗、常州文笔塔、东山紫金庵罗汉殿,以及张氏义庄亲仁堂等因建苏州博物馆整体移建的建筑,太仓沙溪长寿寺唐式大雄宝殿和东山凝德堂。薛林根的儿子薛东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系,也加入了园林营造事业,继承并发扬了家族的技艺。这样,香山帮的建筑文化得以在一家三代中传承下来,成为香山建筑文化的传播使者。他们共同努力,致力于保护和传承香山帮的建筑技艺,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并为推广香山建筑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香山帮的保护与传承

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

香山帮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精湛的工艺。然而,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建筑风格的多样化,香山帮的传统技艺面临着严峻的保护与传承挑战。

为了保护和传承香山帮的独特技艺,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和传承计划得以展开。首先,重视香山帮技艺的保护与研究,成立相关的研究机构和学术团队,通过深入研究、整理文献和实地调查,对香山帮的建筑工艺和风格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以确保其精髓不被遗失。其次,积极推进香山帮技艺的传承和培养新一代的建筑工匠。通过设立传统建筑学院、举办香山帮技艺培训班和徒弟制度等方式,培养年轻人对香山帮建筑的热爱与专业知识,传承技艺,让这些宝贵的工艺不断流传下去。此外,注重香山帮的保护与修复工作。对于已经受损的香山帮建筑,进行科学的修复和保护工作,注重材料的选择、工艺的恢复,力求还原建筑的原貌和风格,让人们能够亲身感受到香山帮的魅力与独特之处。同时,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将香山帮的技艺传播给更广大的公众。通过建立香山帮保护与传承的公众号,分享香山帮的历史、特点和传统技艺,展示香山帮建筑的代表性作品和传承人的故事,吸引更多人了解和关注香山帮,为其保护与传承事业发声。

结语


通过深入了解香山帮的演变历程、技艺特点以及与江南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我们能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一宝贵的建筑遗产,同时也能将其价值和魅力传播给更广大的公众,让香山帮的建筑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沈黎. 香山帮的变迁及其营造技艺特征. 建筑遗产 18–26 (2020) [2]刘莹 & 蔡军. 苏州香山帮木作营造技术发展渊源探析. 建筑学报 163–169 (2021).[3]张金菊. “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的绿色思想研究. (苏州大学, 2020).

利来app官方下载的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0条评论

1part 1历史渊源泉州提线木偶戏,又称“泉州傀儡戏”,古称“悬丝傀儡”,保存了大量古代闽南语系地
夏涵睿 0评论 2023-07-25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周董的一曲《青花瓷》是多少人青春的回忆,而青花瓷作为我们古代瓷器中
费月 0评论 2023-07-25
透过物质看“非遗”——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材料观【摘要】现阶段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发展及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
吴南 0评论 2023-07-25
松江是“上海之根”,“松江棉布”泛指松江及其附近地区出产的棉布,相关纺织技艺已于2023年入选松江区
中国新闻网 0评论 2023-07-25
启东芦编工艺      启东芦编工艺于2013年入选南通市第三批非物质
黄利金 0评论 2023-07-17
鼓鼙声里寻诗礼从开始的鬼鬼祟祟战战兢兢,到发现没猫后的欢天喜地却又有点小忐忑的不安,再到一声猫叫后的
杨锃廷 0评论 2023-07-17
“墨韵石魂:探寻端砚”导语     在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中,端砚作为“
邓城峰 0评论 2023-07-17
纳西族炫彩霓裳披星戴月沉淀百年的文化瑰宝在我国云南省境内众多的少数民族中,有一支创造了比玛雅文、甲骨
高喆琳 0评论 2023-07-15
也许是因为名中带玉,也许是受和玉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祖辈影响,我喜欢上玉,进而喜欢上和玉相关的文化,迄今
文旅中国 0评论 2023-07-14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时代,也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在学术与文艺方面上承续先秦,兼
文旅中国 0评论 2023-07-14
小热昏- 一种传统吴语曲艺谐谑形式 -小热昏,又名“小锣书”,俗称“卖梨膏糖的”,是广泛流行于江浙沪
守望与传承 0评论 2023-07-14
——普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综述普洱非遗美食“鸡豆腐”,选用普洱本地土鸡和土鸡蛋,将鸡肉和蛋
普洱日报 0评论 2023-07-14
为积极弘扬非遗时代价值、展现时代风采,推动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7月7日-11日,第五届吉林非遗节举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 0评论 2023-07-14
贵州布依族枫香印染技艺         
陆秦妮 0评论 2023-07-14
“花中有花、题中有题”金陵剪纸金陵剪纸由来已久,明代便已流行于民间。南京剪纸源于“绣花样”,属于江南
朱凌霄 0评论 2023-07-1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