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设计 -利来app官方下载

李冬妹

2023-06-28 20:21:00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是唐代诗人张志和所作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在诗歌里的一片的春雨中,蓑衣便是棕编技艺的起源。


历史缘起

清代

      清代嘉庆年间,长沙妇女已形成“析嫩棕叶为丝编织”的传统,至清代末,长沙棕编丝帽作为手工艺品进入宫廷,逐渐成为时尚而风行,更有人将它作为外销商品,贩往东南亚各国。


民国时期

      长沙棕编产品进一步销往世界各地,棕编技艺得到一定程度的继承和发展。


二十世纪50年代

      1953年,长沙棕编从我国第一届出口商品交易会开始全面进入国际市场,品种也由几个发展到近百个,远销东亚、东南亚、欧洲及美洲。1958年以后,棕编制品直接交予四川省外贸出口公司出口。


二十世纪60年代

      196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五周年之际,新都县选送的棕编制品二十三种一百二十四件参加北京工艺美术展览,并赴叙利亚、阿尔及利亚、埃塞俄比亚等十一个亚非国家展出。


二十世纪70年代

      1974年,国家征集美术品赴美国展出,新都县送去棕编制品三百多件,共有八类一百六十五件棕编制品入选赴美。


2012年3月长沙棕编被列入“湖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制作技艺

      传统的棕编编织方法根据物体形态与用途而有所不同。棕编提包和挎包等多采用彩色棕丝混编法,造型上有扇形、方形、圆形、菱形、月牙形等,其中的胡椒眼技法将同等距离的经线交叉成菱形的纹样,在菱形的四角穿插两条纬线;鞋、扇大多采用密编法;帽、席多采用人字纹编织法;棕编玩具多采用单编法或者双编法,再辅以编扣、结、穿等技法制成;棕编在装饰上用雅致的素色的棕丝编织出像绸缎似的器物,还可以编制一些虫鱼鸟兽的图案增添情趣,通过提花、挑花、织花的技法形成彩色的装饰纹案。


      第一种叫胡椒眼技法,就是将棕丝等距排列的经线相互交叉形成菱形,再用两根纬线穿于菱形四角,多用于提包编织。提包类多用彩色棕丝混编法,造型有方、圆、桃形、扇形、荷叶形、月牙形、多角形等,并以彩色棕丝编制的人物、风景、飞禽等图案进行装饰。


      第二种为密编法,采用疏密相同、距离相等且重复的方法进行细密的编织,多用于编织鞋等产品。拖鞋以麻绳为经,棕丝作纬,密织如绢,鞋面饰有鸟、花卉图案,色彩协调、美丽,底厚二至三层,坚固耐磨。

      第三种是人字形技法,即以人字图案来设计或控制棕编的经纬走向或构图,多用于编织帽等生活用品。帽类成品帽略有伸缩感,戴上松紧适度,适于多种头型,品种有凉帽、礼帽、空花帽、童帽等。


符号分析

文化符号

      棕编采用棕榈叶等原始材料,结合特殊的工艺技法制作,保留了大自然的痕迹,也反映出了中华人民在历史长河中的生活印记,是一种特有的文化语言。棕榈叶这种绿色天然的材料,传达了保护环境、低碳生活的理念、“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展示了湖南人淳朴的生活方式,让消费者产生对自然的情感依托和对传统文化的追求,进而促使湖南文化代代相传。

审美符号

 传统棕编工艺品创作以日常生活用品为主,重视功能性。经过改良的棕编产品,开始重视色彩的变化、造型的设计以及触感的舒适度,展出材质美感和原始肌理纹路的审美性特征。造型工艺上的创新体现了传承人熟练的编织技巧,编织的过程,倾注了每一位制作者的心血与情感,融入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形成独特的设计思想,具有一定的产品美学价值。棕编材料也能够根据当下的流行标准和消费者的设计需 求而呈现出各种不同的作品样式。

心理符号

如今网络技术的发达与通讯的便捷,使人与人的关系日益疏远,机械化的商品显得冰冷无情,这促使人们的内心需求日益旺盛,这种空虚、不安全的心理成为了当代年轻人的常态。棕编产品精美的制作工艺以及浓郁的设计风格所传达出的精神文明是充满情感的设计,使人们能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温度和人文气息,是安抚现代生活人们浮躁状态的一剂良药,具有一定的心理价值,可以填补人们的心理诉求。

省级传承人

王文定

王文定长沙棕编第一人.王定文的棕编艺术作品手法细腻、繁复、精致,造型逼真优美。从艺近40年来,她不断探索和提高棕编艺术,经过长期的钻研,创新了一整套棕编的独特技艺。1994年棕编作品入选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的中国民间艺术大展。1995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1996年其棕编作品在湖南省妇联主办的潇湘巾帼手工艺品展中获得一等奖。2000年其棕编作品在由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湖南省林业厅、湖南省旅游局举办的湖南省首届民间工艺美术品大奖赛暨精品展金奖。

作品欣赏

笔者想法

      棕编作为湖南民间手编技艺的典型代表,经历了数千年的传承、发展和演变,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呈现出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为根植于湖南地区民间的艺术性造物而有着深刻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它虽然没有南方地区编织那样的声名远扬,但却有着其独特的地域性风采,它在一定程度上记载了湖南地区历史的变迁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朴实人民生活的点点滴滴。编织丰富的肌理、多样的造型,以及编织背后所隐含的深层意蕴,无不展现了湖南劳动人民精湛的手工技艺和高超的生活智慧。民间手编作为湖南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湖南这片土地上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而理应被深层次挖掘、保护与传承,其技艺本身所蕴藏的深厚非物质文化价值更应该受到人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刘怡锦.新时代长沙棕编传承与发展的路径思考[j].今古文创2021,no.76(28):73-74.doi:10.20024/j.cnki.cn42-1911 / i . 

[2] 符晗,常越.符号学视域下羌族非遗棕编的包装设计应用研究[j].中国包装,2023,43(06):71-73.

[3] 于佳桐.新时代非遗的发展困境分析与保护探究——以四川新繁棕编为例[j].文化产业,2022,no.239(22):129-131.

[4] 赵琳琳,汤新星.湖湘民间美术融入高校艺术教育应用研究——以长沙棕编为例[j].大观,2021,no.253(07):172-173.

[5] 冷益苗. 湖湘文化背景下长沙非遗棕编旅游商品品牌包装设计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9.

利来app官方下载的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0条评论

1part 1历史渊源泉州提线木偶戏,又称“泉州傀儡戏”,古称“悬丝傀儡”,保存了大量古代闽南语系地
夏涵睿 0评论 2023-07-25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周董的一曲《青花瓷》是多少人青春的回忆,而青花瓷作为我们古代瓷器中
费月 0评论 2023-07-25
透过物质看“非遗”——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材料观【摘要】现阶段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发展及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
吴南 0评论 2023-07-25
松江是“上海之根”,“松江棉布”泛指松江及其附近地区出产的棉布,相关纺织技艺已于2023年入选松江区
中国新闻网 0评论 2023-07-25
启东芦编工艺      启东芦编工艺于2013年入选南通市第三批非物质
黄利金 0评论 2023-07-17
鼓鼙声里寻诗礼从开始的鬼鬼祟祟战战兢兢,到发现没猫后的欢天喜地却又有点小忐忑的不安,再到一声猫叫后的
杨锃廷 0评论 2023-07-17
“墨韵石魂:探寻端砚”导语     在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中,端砚作为“
邓城峰 0评论 2023-07-17
纳西族炫彩霓裳披星戴月沉淀百年的文化瑰宝在我国云南省境内众多的少数民族中,有一支创造了比玛雅文、甲骨
高喆琳 0评论 2023-07-15
也许是因为名中带玉,也许是受和玉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祖辈影响,我喜欢上玉,进而喜欢上和玉相关的文化,迄今
文旅中国 0评论 2023-07-14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时代,也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在学术与文艺方面上承续先秦,兼
文旅中国 0评论 2023-07-14
小热昏- 一种传统吴语曲艺谐谑形式 -小热昏,又名“小锣书”,俗称“卖梨膏糖的”,是广泛流行于江浙沪
守望与传承 0评论 2023-07-14
——普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综述普洱非遗美食“鸡豆腐”,选用普洱本地土鸡和土鸡蛋,将鸡肉和蛋
普洱日报 0评论 2023-07-14
为积极弘扬非遗时代价值、展现时代风采,推动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7月7日-11日,第五届吉林非遗节举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 0评论 2023-07-14
贵州布依族枫香印染技艺         
陆秦妮 0评论 2023-07-14
“花中有花、题中有题”金陵剪纸金陵剪纸由来已久,明代便已流行于民间。南京剪纸源于“绣花样”,属于江南
朱凌霄 0评论 2023-07-1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