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设计 -利来app官方下载

池冰冰

2023-06-27 16:38:00

简介

香包,又称“香囊”,“香缨”,古代亦称“佩帷”、“容臭”等。它是由各色棉、麻、绸、缎等缝制出的,里面填充有特制的中草药粉末或香料的囊带。

徐州香包在2008年就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其历史最远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千年来一代代传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对徐州香包进行不断地传承发展,形成徐州当地极具代表性的特色民俗艺术之一。

历史渊源

01 中国香包的历史演变

秦汉时期的刺绣工艺渐趋成熟,逐渐展露出艺术之美。此时的生产发达,经济繁荣 ,丝织业有了很大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为刺绣品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秦汉时期,香包品种增多,应用场合十分广泛。这一时期,香包也是高贵身份的象征,被赋予阶级划分的作用。此外,汉代官员盛放印绶之物又称为绶囊。

三国两晋时,称作鞶囊。《北堂书钞》中《曹瞒传》载:“操性佻易,自佩小鞶囊,以盛手巾细物。”《晋书·邓攸传》:“梦行水边,见一女子,猛兽自后断其盘(鞶)囊。”魏晋以后,香包逐渐成为女人和儿童们的配饰。

到了唐代,荷包使用普遍,现存书画、考古出土的壁画、石刻、陶俑中时常见到官员、侍从等腰间佩戴荷包,特别是荷包在“蹀躞七事”中更为常见,此时的荷包称为算袋。《资治通鉴·唐神功元年》:“赐以绯算袋,时未五品,于绿衫上佩之。”元胡三省注:“唐初职事官三品以上赐金装刀、砺石,一品以下则有手巾、算袋。开元以后,百官朔望朝参,外官衙日,则佩算袋,各随其所服之色。”

宋代有茄袋之称。《宋史·舆服志》:“带上玉事件大小一十八;又玉靶铁图片一,销金玉事件二,皮茄袋一。”此时,官员朝服上开始佩戴香包,行使礼仪的功用。并且男官吏们也开始佩戴香包,民间开始盛行,这一时期的香包做工和选材上相对来说比较考究。

明代荷包一词也继续沿用,也有称为顺袋、茄袋。明代刘若愚《明宫史·水集》:“凡遇外了游幸,……各穿窄袖,束玉带,佩茄袋、刀帨。”《金瓶梅》第三回:西门庆“便向茄袋里取出(银子)来,约有一两一块,递于王婆子,交备办酒食”。《醒世姻缘传》第八十五回:“……外穿大红绉纱麒麟袍,雪白白素板银带,裙腰里挂着七事合(荷)包。”

清代,香包的制作工艺达到鼎盛时期,出现了专门生产荷包的作坊和交易市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应用十分广泛。这一时期,香包被广泛的作为礼品送予他人,特别时相恋男女以此作为馈赠的信物。

02 徐州香包和当地的民俗文化

(1)与驱毒活动相关。徐州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出没之时,四月下旬起,人们就提前开始预备端午节所需物品。五月初一起,女人们绣香包,香包内装有能散发香味以驱毒虫的草药。端午节正日,早晨起来在门旁插上艾条,在手腕上系五彩线绳,于胸前挂一个香包等。除此之外,端午节之时,人们还要去逛庙会上香、买香包,以祈求一年的平安健康、风调雨顺。由此可见,徐州香包不仅在实用层面上有防治小病小灾的功能,更是化成了一种能驱毒辟邪的文化功能深深影响着徐州人民。

(2)作为馈赠之礼。徐州香包最为普遍的用法就是作为礼品。孩童满月之时,长辈赠送香包,希望能够驱魔除邪,保佑孩童健康成长。在民间习俗中,刚过门的新娘子要向亲朋好友赠送香包以示礼节。每逢节日之时,家中的女性长辈会制作香包曾东家人,表达自己的祝福与护佑。在老人过寿之时,也会赠送兽香包等作为贺礼,以表达对老人的孝心与祝福,希望老人福寿安康的美好祝愿。此外,亲友新店开张之时,人们也会赠送香包,传递祝贺生意兴隆之意。直至今日,不管是重大节日还是日常喜事,徐州人仍然会选择香包作为赠送之礼,借用香包的造型和纹样来传递馈赠之人给予对方的祝福和祈愿。

(3)作为定情信物。情人之间互赠香包更是充满了浓浓爱意,一针一线都蕴含了无限柔情。在以前,妇女们在子女或丈夫出远门时,都会缝制香包让他们带在身上,希望能够保佑他们一路平安。

徐州香包的艺术特点



-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



01 造型分析

徐州香包的造型具体包括:心形、菱形、圆形、水滴形、长方形、元宝形、蝴蝶形、花瓶形、人物娃娃等。

大致可分为五大类,即几何造型、植物造型、动物造型、人物造型和文字造型。

02 纹样分析

徐州香包的包面上绣有各种美好的事物,人们将自己的美好愿望以各种吉祥的动植物纹样作为寄托,不同的纹样代表不同的祝福,同一种纹样与不同纹样相互组合,又会产生另一种寓意,因此,徐州香包上的绣花纹样故事丰富多彩。

这些纹样从类型上大致可分为五大类,即几何纹样、植物纹样、动物纹样、人物纹样和文字纹样。

03 色彩分析

徐州香包的配色遵循传统的色彩规律,重视色彩的象征性、寓意性,同时又讲求色彩的视觉美感。

徐州香包通常在色彩上多采用暖色调,喜用红色、黄色、藏青、黑、白色等作为底色,选择了包容性大,又容易形成美感的色彩作为基本常用色。在配色方法上,遵循中国传统的“五行配色”,即“黑、白、黄、赤、青”五种颜色,不同的颜色具有不同的寓意。例如,赤色象征着激情、喜悦;青色象征着生命、活力;黄色象征着富贵、尊荣。这其中的黑、白色两色作为无彩色,搭配其他颜色混合使用。

04 草药分析

中草药是香包的灵魂。香包里飘散开来让人心旷神怡的香草味,是里面含有冰片、甘草、连翘、银花、白芷等十八种中草药,可以预防感冒、驱蚁虫、净化空气等。

冰片,又名片脑、桔片、冰片脑、梅冰等,是由菊科艾纳香茎叶或樟科植物龙脑樟枝叶经水蒸汽蒸馏并重结晶而得。其可用于闭证神昏、用于目赤肿痛,喉痹口疮、用于疮疡肿痛,溃后不敛等。

甘草,气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 ;连翘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贺氏痢疾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其他致病菌、流感病毒、真菌都有一定抑制作用。

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均效果显著。

白芷,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鼻炎、牙痛、痛疖肿毒等症,亦可作香料。

这些主要成分与其他辅助成分相互融合,赋予香包令人回味的芬芳,同时中草药成分渗透到空气当中,为香包佩戴者提供身体与精神的双重调理,这正是香包真正意义之所在。

徐州香包的制作过程

01 做包面

要选择比较挺括、有一定厚度,质地紧密的布料,这样做出来的香包才会结实。

02 准备线稿

线稿大多是祖辈门传下来的,自己再融入新的元素。线稿的内容根据用途来确定。例如送给老人的香包,包面上的图案往往是寿桃、仙鹤等。

03 手工刺绣

根据线稿进行手工刺绣。在手工刺绣时,直接用刺绣的撑子将面料拉扯平整,然后在上面进行手工刺绣,最后再沿轮廓线剪裁下来。包面的刺绣一般都是制作者亲自手绣。

04 下料

在做好的包里填充棉花以及需要的草药,是整个香包挺括,有立体感。

05 做包

对香包做最后的收口工作。然后进入下一道工序,加结。将事先准备好的中国结串上珠子,用配色的比较结实的线缝钉在香包上下两端,香包上端的绳作为佩戴时使用,长短依据实际需要而定。通常情况下,绳结上的装饰物有珍珠、玉石球、玻璃球、景泰蓝珠子等。

传承与发展

省级传承人——井秋红

井秋红,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州香包的省级传承人。十四岁时跟随母亲曹凤英(已故)学习刺绣和曹氏香包制作工艺。

井秋红是徐州“曹氏香包”的第三代传人,她在继承传统香包制作的基础上苦心研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出一批带有徐州汉代文化特征的作品。她在学习中不断发明创新,由过去一些吉祥图案,如龙凤呈祥,鸳鸯戏水等,到现在创作了一批具有时代感的作品,例如反映徐州两汉文化的系列纪念香包,反映全国人民迎奥运系列香包,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支持四川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系列香包,增加了香包的内涵。

笔者想法

徐州香包是传统的民间艺术品,制作和佩戴香包的习俗在中国由来已久,是以男耕女织为标志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产物。

随着社会的变迁,传统民俗逐渐从现代生活中淡出,香包不再像以前那样受人珍视。在机器缝制技术迅速发展普及的情况下,掌握传统香包制作技能的艺人日渐稀少,徐州香包工艺濒临灭绝,亟待挖掘保护。


参考文献

[1]阮晓敏.徐州香包装饰纹样研究及其设计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22.

[2]渠丹丹. 传统服饰品中的徐州香包研究[d].苏州大学,2013.

[3]王冉冉.非遗传承视角下徐州香包可持续设计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21.

[4]孟赫,郑融桥.浅谈徐州香包在造型与纹样上的艺术特色[j].纺织报告,2021.

[5]曹若青.浅谈徐州民间工艺品香包的艺术特色[j].大众文艺,2014.

[6]颜云. 徐州香包造物艺术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8.

利来app官方下载的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0条评论

1part 1历史渊源泉州提线木偶戏,又称“泉州傀儡戏”,古称“悬丝傀儡”,保存了大量古代闽南语系地
夏涵睿 0评论 2023-07-25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周董的一曲《青花瓷》是多少人青春的回忆,而青花瓷作为我们古代瓷器中
费月 0评论 2023-07-25
透过物质看“非遗”——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材料观【摘要】现阶段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发展及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
吴南 0评论 2023-07-25
松江是“上海之根”,“松江棉布”泛指松江及其附近地区出产的棉布,相关纺织技艺已于2023年入选松江区
中国新闻网 0评论 2023-07-25
启东芦编工艺      启东芦编工艺于2013年入选南通市第三批非物质
黄利金 0评论 2023-07-17
鼓鼙声里寻诗礼从开始的鬼鬼祟祟战战兢兢,到发现没猫后的欢天喜地却又有点小忐忑的不安,再到一声猫叫后的
杨锃廷 0评论 2023-07-17
“墨韵石魂:探寻端砚”导语     在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中,端砚作为“
邓城峰 0评论 2023-07-17
纳西族炫彩霓裳披星戴月沉淀百年的文化瑰宝在我国云南省境内众多的少数民族中,有一支创造了比玛雅文、甲骨
高喆琳 0评论 2023-07-15
也许是因为名中带玉,也许是受和玉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祖辈影响,我喜欢上玉,进而喜欢上和玉相关的文化,迄今
文旅中国 0评论 2023-07-14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时代,也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在学术与文艺方面上承续先秦,兼
文旅中国 0评论 2023-07-14
小热昏- 一种传统吴语曲艺谐谑形式 -小热昏,又名“小锣书”,俗称“卖梨膏糖的”,是广泛流行于江浙沪
守望与传承 0评论 2023-07-14
——普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综述普洱非遗美食“鸡豆腐”,选用普洱本地土鸡和土鸡蛋,将鸡肉和蛋
普洱日报 0评论 2023-07-14
为积极弘扬非遗时代价值、展现时代风采,推动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7月7日-11日,第五届吉林非遗节举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 0评论 2023-07-14
贵州布依族枫香印染技艺         
陆秦妮 0评论 2023-07-14
“花中有花、题中有题”金陵剪纸金陵剪纸由来已久,明代便已流行于民间。南京剪纸源于“绣花样”,属于江南
朱凌霄 0评论 2023-07-1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