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设计 -利来app官方下载

姜雨菲

2023-06-21 12:49:00

姜雨菲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

2020级艺术硕士


马家窑彩陶是我国史前艺术的明珠,被称为“图画史记”,蕴含着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随着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深入推进,保护和开发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让“文物活起来”是我们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脉的重要途径之一。



万物有灵ip形象设计

 part 1 

创作思路

在传统文化创新设计的浪潮下,马家窑彩陶纹样的现代转化不能仅仅停留在纹样的表层转移层面,应该借助具有亲和力和高辨识度特征的ip形象设计,互动性强的新传播形式,综合提升转化效果,以达到在传承基础上的设计创新。作品在导师“溯源图新”的设计思想指导下,首先对马家窑彩陶纹样的审美特征、文化内涵展开研究;接着,结合时代语境和设计风尚,将五种具有代表性的马家窑彩陶纹样和人面纹结合,融入当代年轻人的愿望对纹样内涵进行全新解读,设计“万物有灵”ip形象及“远古花源”具有参与互动性的作品。作品在溯源基础上进行设计创新,不仅使马家窑彩陶纹样与当代生活建立起新的连接,也让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更广泛地传播。
 part 2  

马家窑彩陶类型及纹样分析


马家窑彩陶距今已经40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约1000多年的发展。关于马家窑彩陶的类型分期,学术界至今仍存在争议。但学术界普遍认同马家窑文化分为早、中、晚期,即“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甘肃省博物馆也采用这种划定方式。因此,本文将基于该成果进行论述。


马家窑类型彩陶的特点 半山类型彩陶的特点 马厂类型彩陶的特点


马家窑彩陶各类型的纹样都独具特色,很难进行统一概括,所以本文选择各个类型中具有典型特征、数量较多的纹样进行进一步分析并提取设计要素,分别选择了漩涡纹、蛙纹、圆圈纹、菱格纹、贝纹和人面纹。

漩涡纹是马家窑彩陶极具代表性的纹饰之一,在马家窑时期和半山时期出现频率很高。漩涡纹由多层圆圈和排列规整的曲线按照逆时针方向旋转组成,涡心一般有4-6个,黑色线条居多,漩涡纹文化内涵的解释多种多样,但本质上源于原始先民们对自然的崇拜。


各时期漩涡纹纹样


蛙纹和神人纹是马家窑彩陶中比较有特色且出现频率较高的自然抽象纹样。马家窑时期,蛙纹出现较多。蛙纹大多以内彩形式绘制在盆上,它由圆形的头、身体、四肢和尾巴组成,采用比较粗的黑色曲线进行描绘。在母系社会中,蛙纹常被认为是“繁衍”的象征。


各时期蛙纹和神人纹纹样


圆圈纹是马家窑时期漩涡纹发展而来的一种纹样,在半山时期出现率很高。圆圈纹的外圈由粗线圆圈构成,一般有4至8个不等。圆圈里面可以绘制网纹、格纹等纹样进行装饰。有学者认为圆圈纹代表远古人民对太阳的崇拜,因此被称为太阳纹。


各时期圆圈纹和四大圆圈纹纹样


菱格纹是半山时期新出现的纹样,出现率高。马厂时期延续了半山时期的特点,出现频率很高,是典型纹样之一。菱格纹大多是单层横向连续排列,也有部分是多层上下连接排列。远古时期的先民开始了农耕生活,菱格纹形似一块块整齐排列的土地,因此有学者认为菱格纹反映了先民对肥沃土地的美好向往。


各时期菱格纹纹样


贝纹是在半山时期出现的新纹样,出现率一般。到了马厂时期,有部分纹样得到了创新,并且出现率较高,成为常用的纹样之一。贝纹大多以色块和线条组合的形式呈现,纹样按照一定间距横向或倾斜连续排列,空白处填充细线网纹,颜色多以黑红相搭配。贝纹来源于“海贝”的形象,是远古人民对自然的模仿和抽象表达,目前尚未得到普遍认可的文化内涵解读。


各时期贝纹纹样


人面纹是彩陶文化中非常特殊的纹样,数量较少但独具特色。在马家窑彩陶中,人面纹在三个时期均有出现。

马家窑类型的人面纹大多以装饰纹样的形式出现在陶器颈部。人面纹笔触细腻,多以黑色线条绘制。形象生动,大多是大眼、小鼻和微张的笑口。半山类型的人面纹已经初具立体思维,以人头雕塑盖子的形式出现,大多是挖洞的小眼、小鼻和小口,脸部彩绘面积更大,也更复杂。马厂时期的人面纹工艺更加精湛,以浮雕的形式塑造眼鼻口。关于人面纹的文化内涵,存在两种认知:其中一种认为,人面纹是远古先民对自身形象的抽象描绘;另一种认为,人面纹描绘了远古先民心中神的形象。例如,有些人面纹中的眼睛下方装饰了类似泪水的条纹,一些学者认为这是先民心中的“哭神”,表达了他们对于雨水丰沛的祈祷。


各时期人面纹纹样
 part 3  

“万物有灵”ip形象设计


“万物有灵”概念说明

马家窑彩陶纹样大多是远古先民对自然的抽象描绘,在纹样中充满了他们对自然和宗教的崇拜。因此,笔者塑造一系列“万物神”的ip形象,能更好地传递出纹样的文化内涵。同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希望学业顺利、身体健康、事业成功、万事幸运等。基于上述思考,笔者将马家窑彩陶中具有特点的五个纹样打造成“万物有灵”的守护神ip形象,将彩陶纹样与年轻人的愿望相结合,赋予其全新的内涵解读,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让马家窑彩陶纹样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神灵造型设计

ip形象在设计时将人面纹和不同的典型纹样进行结合,ip头身比例借鉴陶罐的颈部和罐身比例,动作使用了祈祷和具有代表性的蛙纹上举手势,增添ip形象的守护神意味。

    

<<  滑动查看造型设计灵感来源  >>

色彩及肌理设计

马家窑彩陶的色彩以陶土的黄色、褐色为主,占比约为70%,以黑色和红色为辅,黑色占比约20%,红色约10%。色彩搭配对比和谐,整体呈现了一种远古沧桑、神秘质朴的气质。


马家窑彩陶色彩提取


所以在ip形象设计时,为了保留彩陶古拙神秘的气质,使用了大面积橙黄色和土黄色,小面积使用黑色进行点缀,模拟彩陶文物的色彩搭配比例。此外,为了让每个ip形象更具特点,为每个形象选择一个符合其内涵的色彩进行提亮。漩涡纹选择水的蓝色,蛙纹选择充满活力的橙色,圆圈纹选择热情饱满的红色,菱格纹选择神秘高贵的紫色,贝纹选择治愈与保护的绿色。


万物有灵守护神色彩搭配


马家窑彩陶作为手工艺品,手作感很强,有许多丰富的肌理。ip形象设计时采用沙粒、刮擦、磕碰等肌理表现ip形象的质感。

万物有灵守护神肌理


形象立体化展示

ip形象的立体化可以大幅度增强真实感和趣味性,从而使其更具吸引力和传播力。其次,ip形象立体化后质感和肌理表现效果更丰富。最后,ip形象立体化后可塑性更强、应用范围更广,可以运用在游戏、宣传片、视频动态等线上渠道,拓展传播途径。


万物有灵守护神立体模型    

<<  滑动查看万物有灵守护神海报  >>

衍生图形设计 part 4  

“远古花源”纹样互动设计


“万物有灵”是对纹样的创新设计和内涵的全新解读。然而,在传播马家窑彩陶纹样的过程中,也需要通过互动性的方式让观者看到原始彩陶的美,实现对纹样的传承和保护。


“远古花源”概念说明

在搜索资料和进行线下考察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观者平时都是以平视的传统角度去观察马家窑彩陶。但是,如果从一个俯视的角度进行观察,马家窑彩陶纹样就像一朵朵绽放的文明之花,盛开在西北大地上。基于上述观察,笔者选择俯视的观察方式对彩陶纹样进行数字重绘。通过软件实现交互式流程——用户点击屏幕后,纹样花朵便会绽放。

“源”代表起源、源头,谐音“园”,笔者想通过打造这样一个“远古花源”的方式,引年轻人的兴趣,同时也能够让观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马家窑彩陶纹样所蕴含的神秘与美丽。在数字化重绘的过程中,笔者也为传承和保护马家窑彩陶纹样做出了一些努力,希望这种新颖的表现方式能够推动纹样的广泛传播。


纹样数字化重绘

笔者首先从马家窑彩陶三个类型中分别选择适合俯视表现的纹样,其次,为了更好更完整地表现纹样特点,笔者规定了花朵的结构构成——罐口、口沿、颈部、肩部和上半部,分别按照比例进行绘制。



远古花源纹样构成说明


将绘制好的15个纹样按照不同类型梳理成表,进行数字化存档,利于纹样的传承和保护。

远古花源纹样俯视图表合集


纹样互动效果展示

观者站立在交互屏幕前点击屏上任意位置,就会在点击处实时开出一朵马家窑彩陶纹样之花,纹样的造型、大小和透明度随机生成。通过多次互动后,就可以得到一个远古花园,观者可以在互动中领略马家窑彩陶纹样的魅力。


远古花源互动流程 远古花源互动效果


此外,笔者在展厅线下设计了纹样互动装置,装置由印制纹样的不同大小的亚克力板组成,并定制了中间带有圆柱形的透明亚克力底座。展览现场,观者可以通过替换不同的亚克力板自由组合纹样,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彩陶纹样。


线下亚克力板纹样互动装置


纹样衍生设计

马家窑彩陶纹样极具特色和装饰性,所以将其作为胸针等衍生品更有利于宣传推广。


远古花源珐琅胸针


 part 5  

线上及线下展览


线上展览录屏    

<<  滑动查看展览效果  >>

   

<<  滑动查看展品细节  >>



毕业感言

研究生三年的学习时光短暂而又充实,平淡而又热烈。在此,向所有关心和帮助笔者的人表达诚挚的感谢。

首先,感谢导师原博教授。我因为热爱非遗和传统文化有幸成为老师的学生,三年中在老师的带领下我通过参加展览、做设计项目提高了设计能力和非遗相关的知识储备,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老师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也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关心,未来我也将继续通过设计坚持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其次,感谢黄维、温雪媛、聂晓梅老师对我的指导和帮助。在深圳学习的一年时光里,我领略到了符号学、品牌设计的魅力,切实感受到了深圳设计行业的迅猛发展,开拓了视野。

感谢何洁、赵健、马泉、陈磊、周岳、陈楠、顾欣、聂影、徐小鼎、刘静老师在开题、中期和毕业答辩时对我毕业设计的点评和指导,让我能够更好地完成研究。

感谢同门师姐米静、杜凡怡、杨舒涵,以及同窗马丽、陈璐、何子芸的支持和帮助。共同布展、做研究、参加活动的时光都是我人生中最珍贵的回忆。

感谢给予我陪伴的郑皓天、黄小蔓、秦玉娴、胡晓雯、苏昭帆。研究生期间有幸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有你们的日子都闪闪发光。

感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给予的学习机会和研究平台。

感谢中央财经大学的李静老师、许晓娟老师和张秦学姐,即使我已经毕业也在默默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你们身上许多美好的品质至今都在深深影响着我。同样也感谢大连长兴岛经济区所有教过我的老师们,是你们给我人生的启蒙,是你们辛勤教育和培养,才有我今天的成果。

感谢我的亲人们,是你们一路见证了我的成长,在成长的道路上给予我关怀和呵护。

最后,特别感谢我的母亲庄育红、父亲姜占先,你们为我提供了温馨快乐的家庭氛围、始终如一的支持和鼓励,让我在人生路上始终可以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每一个选择和关卡,是你们教会我如何成为一个善良、热爱生活的人。



导师寄语

姜雨菲对时尚潮流有敏锐的感知力,特别对ip形象设计始终抱有强烈的兴趣。我希望她以这种年轻的、充满活力的视角深入挖掘马家窑彩陶文化的当代价值,激活马家窑彩陶的无限魅力。在这个主题下,她追溯马家窑彩陶文化的历史,梳理不同历史时期的彩陶类型及其纹样特征,建立纹样素材库,并以数字交互作品“远古花源”增进观众对马家窑彩陶文化的体验,激发探索的热情。她从彩陶纹样中选择五个代表性纹样,结合当代年轻人的祈福诉求,创造“万物有灵”的ip形象。作品在内容转化上注重激发年轻人的情感共鸣,在设计形式上注重提升参与互动性,为马家窑彩陶文化的设计创新提供了有益思路。在我国大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姜雨菲的设计研究实践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第一次见到雨菲是她在深研院读研一的时候,我应邀在知美学堂讲座,她专程来现场见我。个头高挑、漂亮的她,言谈间透露着爽快的性情,让人印象深刻。待二年级回到清华园来读书,我指导她对传统工艺的创造性转化案例进行调研,对年画传承人进行访谈,在对民间虎头帽和虎玩具的研究基础上创作《五虎送福》ip形象,并延伸应用于总台文创的《和合如意》虎年礼盒、一得阁墨汁产品包装、虎年新春儿童服装和微信红包封面上。我鼓励她从这个设计经历中总结经验,将其转化为指导设计的方法论,完成了《民间虎形象玩具的 ip 形象设计探索—— 以‘五虎送福’为例》发表在《民艺》杂志上。从一个主题研究入手,创造独特的ip形象,并将其延伸应用于多样的载体上,这个“溯源图新”的设计研究方法也直接影响到她的毕业设计。在设计研究过程中,姜雨菲展现出她对非遗技艺和传统文化的热情,对于时尚潮流的敏感以及活跃的创造力。每每对提出的修改建议,总能快速领会并及时做出调整。时间飞逝,与雨菲共度的两年里,她参与了我的很多实践项目,得以见证她的学业成长是作为导师最幸福的事,在共同的经历中我们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记忆。如今,这个乐观、积极进取的女生即将开启崭新的工作旅程,我由衷地祝福她在文化创新的事业中持续发挥创造力,完成更加精彩的作品,收获更大的成果。

原博

2023年6月


从左至右:师姐杨舒涵,挚友马丽,姜雨菲,恩师原博,挚友陈璐

利来app官方下载的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0条评论

1part 1历史渊源泉州提线木偶戏,又称“泉州傀儡戏”,古称“悬丝傀儡”,保存了大量古代闽南语系地
夏涵睿 0评论 2023-07-25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周董的一曲《青花瓷》是多少人青春的回忆,而青花瓷作为我们古代瓷器中
费月 0评论 2023-07-25
透过物质看“非遗”——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材料观【摘要】现阶段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发展及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
吴南 0评论 2023-07-25
松江是“上海之根”,“松江棉布”泛指松江及其附近地区出产的棉布,相关纺织技艺已于2023年入选松江区
中国新闻网 0评论 2023-07-25
启东芦编工艺      启东芦编工艺于2013年入选南通市第三批非物质
黄利金 0评论 2023-07-17
鼓鼙声里寻诗礼从开始的鬼鬼祟祟战战兢兢,到发现没猫后的欢天喜地却又有点小忐忑的不安,再到一声猫叫后的
杨锃廷 0评论 2023-07-17
“墨韵石魂:探寻端砚”导语     在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中,端砚作为“
邓城峰 0评论 2023-07-17
纳西族炫彩霓裳披星戴月沉淀百年的文化瑰宝在我国云南省境内众多的少数民族中,有一支创造了比玛雅文、甲骨
高喆琳 0评论 2023-07-15
也许是因为名中带玉,也许是受和玉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祖辈影响,我喜欢上玉,进而喜欢上和玉相关的文化,迄今
文旅中国 0评论 2023-07-14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时代,也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在学术与文艺方面上承续先秦,兼
文旅中国 0评论 2023-07-14
小热昏- 一种传统吴语曲艺谐谑形式 -小热昏,又名“小锣书”,俗称“卖梨膏糖的”,是广泛流行于江浙沪
守望与传承 0评论 2023-07-14
——普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综述普洱非遗美食“鸡豆腐”,选用普洱本地土鸡和土鸡蛋,将鸡肉和蛋
普洱日报 0评论 2023-07-14
为积极弘扬非遗时代价值、展现时代风采,推动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7月7日-11日,第五届吉林非遗节举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 0评论 2023-07-14
贵州布依族枫香印染技艺         
陆秦妮 0评论 2023-07-14
“花中有花、题中有题”金陵剪纸金陵剪纸由来已久,明代便已流行于民间。南京剪纸源于“绣花样”,属于江南
朱凌霄 0评论 2023-07-1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