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设计 -利来app官方下载

打边炉artdbl

2023-01-02 10:55:00

©️厉槟源



策划:打边炉编辑部

编辑:钟刚



愚蠢不会因为换了一个年份就会减弱,我们所经历的荒唐,也不会因为我们的告别而终结。2023年,比新年献词更适合的是新年悼辞。


我们不需要粉饰的腔调和文采,我们更需要记录和书写,我们不应该遗忘我们所经历的所有荒诞与无常。


强权和控制系统的建立,是我们的害怕、麻木和遗忘的功劳,我们是所有灾难的“功勋战士”,我们是所有恶的助攻手,因为我们也是“我们”之中的一员,“我们”之中有我们的邻居、亲人、同事、同学,也包括我们自己。


我们所有人都无法置身事外。我们有时旁观,有时亲历,当荒唐、灾难降临到我们身上时,我们难保自己不会被压垮,就像过去三年经历苦痛、悲伤和绝望的人们一样,我们从来都不可能成为幸存者,我们也难以成为最终那个幸运的人。


我们都在下陷,但我们不应该沉沦与放弃。我们在魔幻的世界,更需要唤醒自己的痛感,重建自己,重建常识,重建我们的生活,毕竟那是人之为人的最基本的底线和尊严。







走着瞧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什么都是听来的,虽然经过了反反复复的分析,但仍然敌不过那没有见到的事实。我不觉得事实是真实的(因为这世界从来没有真实可言,有的只是我们随时在改变的意愿),但它至少可以告诉我们信息都是扯蛋的。
那么,2023年,我能想到的词就是“走着瞧”,白话勉强可套上“睇住来”,似乎多了层应该小心翼翼的意思。“走着瞧”听上去有些趾高气昂,若将它放平,或做望文生义解,不过就是“走着”是根本,不能老是待在屋子里,待在同一个地方。现在大家借口疫情如何如何都不往外走动,不光自己不动,还劝别人不动,这只会让信息偷笑,因为你无聊的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信息转来转去,这样不仅谣言有了市场,真理也有了市场。问题是,真理不比谣言更真,谣言不比真理更假。
我们什么都不必相信,走出去不被饿死不被打死,就说明这世界还跟从前一样,什么都没有改变,只是动荡得更厉害了。
陈侗,广州美术学院退休教师,艺术工作者





失重的希望
2019年,王兴说这一年是过去10年里最差的一年,但却是未来10年里最好的一年。如果预料到疫情,这句话还会更糟糕。
2022年,无疑是最差的一年,是我经历的时代里最社会性压抑和愤怒的一年。年底疫情的解封,让大家喘了一口气,我们急切的要对2023年抱有希望,展开想象,但是什么样的希望?疫情的三年伤痛告诉我们,“希望”这件事早已失去了我们的控制,也失去了肯定的重量,也许重建“希望感”在2023年比“希望”本身更重要。
我想,就像大病初愈一样,我们既没有体力,也没有壮志,去欢呼一场新的运动,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未来,也需要过去,需要将2022年的铭记,需要将这三年里精神、身体上的感受,转换为我们痛感,转化为对国家、自由、生命、尊严的深刻认识,我们需要的不是麻木的“抗体”,而是预防的“疫苗”,以确保2022不会成为我们往复循环的未来。
崔灿灿,策展人,写作者。





保持斗志


这三年中遇到了诸多的限制和不确定,想要做成一件事情,不仅需要一些机遇和运气,还要有足够的决心和毅力去尝试、坚持。


我们在这段时期所面临的问题、需要克服的困难,如果把时间维度拉长,会发现它们始终是无法回避的,只是被疫情催化而以更快的速度出现了。


所以这些经历也是一种历炼,促使人反思自省、明心见性,坚定自己的逻辑和目标,无论在当下还是未来,始终保持充沛且自省热情,以斗志和精神去激发内生动力。


丁乙,艺术家







无常
对“天行有常”的认知,在疫情三年的生存中早已分崩离析,涉及个人命运的每一契机都变得难以捉摸,不断“悬沉”成为脆弱生命这个复杂方程式的一个微小变数而已,却足以令我们唏嘘一时一世。未来的2023年,我们仍然会在“无常”的境遇里,接受神经和肉身的煎熬,听命于“无常”的变态摆布,无论是落魄和腾达,都无法真正地把握自己,直至在劫难逃。
你所见并非如你所见,现实已经完全超出你对“有常”的想象,你以为会有引领我们走出魔爪的期待,殊不知仍是自己的幻觉和虚妄。上帝对我们的惩罚远没有结束,我们只能在持续无助的孤独、失重,且无处安放中匍匐。
人都是要死的,没有必要活得太“规矩”。遵从内心的觉知和判断,独善其身,不随波逐流或同流合污,仅此而已,却也足够!也许,这也是对“无常”的另种解读和注脚。只有过去的才是可以确认的东西,而过去即异域,开始便是一种丧失。
冯博一,独立策展人,评论家




苟且偷安
疫祸三年,民气尽失。看过今年年底的惨况,再来展望(不给2022年来个结单就可以展望2023年吗?)2023年,本人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振作。饱受不限于病毒的各种恶对人的摧残,遍体鳞伤的身心,想要提供什么正能量已无可能。
我不否定而且羡慕任何人的任何努力,但在我,就是觉得不振作,“恶意”颓丧是一件更难、也是更需要勇气的事情。如果有四个字可以为黯淡的未来(一年?)提供一种想象的话,那就是:苟且偷安。
让我们为苟且鼓掌!让我们向偷安致敬!这当然也是一种做作,但可能是比较亢奋而言较为诚实的做作。当然,面对不义不公,一时冲动的、杂揉了卑怯和自责的冲冠一怒或许不时出现。如果这算是正能量的话,相信2023年会有很多这样的释放正能量的机会。
顾铮,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视觉文化研究方向。




荒诞


都以为已经活在最荒诞的当下,但只有荒诞,会在下次到来时比上次更荒诞。这,是我从年龄的老去中,快慰的收获。或许,人的生命,只是在老去中,将事物看得更透析。但认知的累积,从来不会消除我对这个世界荒诞的惊叹。


也许,是教育的问题?爱因斯坦说,“教育就是将在学校中学到东西遗忘后的剩余部分。”这算是我迄今为止读到的,最清醒的一种教育观。这个剩余部分,我在思考良久后,将之归类为人自然而本质的反应。就像天气寒冷了,肌肉代谢会变慢,能量消耗就缓慢一般。我们教育中的重点,除了认知的增加,还一直鼓励对向善的引导。教育向善的结果,令我们更易被操控。只要操控者邪恶即可。是否就是这种邪恶,设计了教育?在向善的反极,轻易操控我们。我们思想的自然反应,觉察则沦为荒诞?


都说大灾之后有大疫,大疫之后是大荒。但都比不上荒诞来得更绝望。


何见平,平面设计师、写作者。








疫情摧毁了多少家庭,有些爱人离散,有些阴阳两隔,有些朝不保夕。在那些平静的年头,家是隐在后台的基础结构,而在狂风暴雨的时代,家是前景中的伤疤。从2022年跨到2023年的一刻,千千万万的人正在忙于照护自己的家人,如果在这个不测的新年有什么是确定的,那仍是家的灯火与回家的愿望。家是过去三年的关键词,也将是未来复苏时期的重心。我们需要在灾后(但愿如此!)重建和维护这一最小单位的共同体,以坚定人类仍然可以共同生活的信心,就像原始人群居于洞穴之中以抵御毁灭的危机。极端状况带来的不仅是家在物质层面的朝不保夕,也是价值观的撕裂与信任的危机。


社交媒体海啸之下的“燃情岁月”,带来的不仅仅是喧嚣与骚动,还有太多争执、摇摆、倒戈与分裂,哪怕在最亲密的人之间。新的一年,我们需要基础的家庭、工作、生活,需要有序的一日三餐与广场舞,需要平静的语气、稳定的炉火与安定的情绪。那些看似平凡的家长里短与朝朝夕夕,总在不平凡的时刻才显现出自身的珍贵与稀奇。至少,于我这般后知后觉的人而言,从前也离开家庭奔赴世界,却在人生的中途醒悟,身后的人就是我要奔赴的全部。



蒋斐然,《打边炉》专栏作者,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icast)在读博士。









我不能预测未来,我也希望明天会更好,但是根据当下的情况,想一想明年就觉得很“扯”。
这么迅猛的疫情,明年上半年的生活和工作能基本恢复正常吗?即使表面恢复正常了,那么多的心理创伤能愈合吗?抛开疫情不论,目前我们的文化、艺术、教育以及学术研究等很多方面也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程度。我们经常在一本正经地做着荒诞不经的事情,使得我往往在交待一项工作的时候,又不得不难为情地折回一句:当然啦,这些其实跟真正的研究和教学并不是一回事。当哪一天不用这么难为情了,或许就成了自己现在所说的那个很“扯”的人吧。
我常常想,如何让自己置身的这些荒谬事物变得有意义呢?或许只能将其也作为观察和研究的对象吧,因为它们就是这个社会的镜像啊。曾经有人给我一本书,书名叫《论扯淡》,但我没有细看,大致是关于“扯淡”这一不文雅题目的词源和理论化思考吧。但这里的“扯淡”或许更多的是一般性的无稽之谈。我觉得序言里的一句话特别值得警醒,“在严肃的问题上进行貌似严肃的扯淡是无比可怕的,它会毁掉精神和情感”。
我们的空气中就充满了“严肃的扯淡”,感觉新的一年,这种雾霾也不会散去。
胡斌,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教授、策展人、艺评人。





继续屯货
对未来不抱有任何期待,因为2023年,肯定是充满希望又不断地用百分之七十五的酒精喷洒在希望上的一年。
易目光短浅,比如只看着眼前的树根和小草,或者翻开泥士看一下奔波的蚂蚁。只和相信的友人相处,只阅读逝去学者的回忆录和日本漫画书,只听古典音乐。继续屯货。
梁铨,艺术家





信心的提振
2022年总体就是一切事情都没有确定的状态。比如我们美术馆的计划都是变动中的,几乎没有开幕仪式是按计划进行的,许多人和事情都得不到肯定的回复。所有人开始习惯于这种不确定的状态。特别体会到那句“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的别样意义。
期望2023年会有一些变化。当精疲力竭的时候会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信心的提振是一个需求,文创产业应该是一个先行的方面。寄望于此并互勉。
刘晓都,深圳坪山美术馆馆长,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建筑所创建合伙人




路上
这是一个无需预测的时代,总是爱恨情仇生老病死喜怒哀乐各种迎头撞击,所以我即兴想起这个词——“路上”,我觉得没有比这个词更适合自己的了。
“路上”于我,就是一种自转,我逐渐习惯自己发电以更快的节奏去适应工作和学习,去应对各方呼叫,让忙碌覆盖不停忙碌,让疲惫遮掩更疲惫,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就像一台自言自语的对讲机;“路上”也是一种适可而止的距离感,它可不是什么潮流生活方式户外围炉夜话,而是借助他力把自己给扔出去,在半空中缓冲或延迟甚至卡顿,只有这个时刻,会让你想起一些事情,想起一些人,想起自己经历过的谬误和不堪;“路上”是否真正可以屏蔽世界信息噪音我不得而知,但我们都为此深陷其中。
我总是担心对讲机没电。
刘庆元,一位以刀代笔展开文艺工作的大学教师




久违
2022,五味杂陈,在有限的记忆里,似乎没有好事。仅仅三年,就可能带走了未来的希望,这不是恐怖,又是什么?
当然,这三年也不是一无所获。我收获了“附近”和很多的友情,这是我之前从没花时间考虑的“附近”,认识了更多的朋友。我改变了“惯性”,换了居所,搬了事务所,虽然只是1公里的范围内从西挪到东,从北搬到南,但宽阔的地方能让不确定性变得友善;我学会了在手机上使用我曾经不屑一顾的各式各样的app , 让隔离的生活因“自力更生”而变得“无忧无虑”;我告别了香港中文大学,落脚于我事务所所在城市的深圳大学, 让我的“附近”密度更高… …
但面对突然放开的2023,我还像是一个刚接到特赦通知的狱中人,一下子变得失神无措。
未来将会如何?貌似一定得说些乐观的话,但当下实在说不出来,也许,就这三年,似乎让我有意无意地过了踌躇满志的年龄。这是不是听起来很沮丧?
但至少,我想我终于能随时见到家人了,不用担心隔离的天数和能否抽到回深quota;我想我可以回到从前那想走就走的旅行了,放下眼前,远走他乡,为呼吸一口久违的空气;我还想,改变自己,不要总那么焦虑;还有,我想知道自己是谁,要到哪儿去……
2023,慢下来,好好地活着,向内而生。
刘珩,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node architecture & urbanism) 创始人、主持建筑师,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哈佛大学设计博士。





钝响
一个物品撞击另一个不适宜撞击或不情愿被撞击以及撞击后后果很严重的物品时,都会发出钝响。
钝响是这样一种响,响是响了,情绪却很低沉压抑,其声与其说是躯体撞击他者时所发,听起来却更像来自事主内部五脏六腑的移位碰撞。是的,你猜的没错,这提示了一种危险:这物事的皮囊没破,但肝胆脾肾破了。
当然,你可以责怪聆听的耳朵一早有些背了,这耳朵当然是背了,这耳朵当然可以让许多声响变成钝响,春天的尖锐的雷、夏季的大雨滂沱、秋天的果子砸头、冬天的风雪呼啸……还有刺耳的大喇叭刺耳的警报车刺耳的救护车以及流星般鬼哭狼嚎的大爆竹。
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万物违和,地火奔突,满天地都是这种钝响,甏甏甏……喯喯喯……咚咚咚……
庞伟,景观设计师、诗人、杂物收集者





众生之难
突如其来的疫情来袭,使一度沉浸在歌舞升平中的人们惊慌失措,无所适从,并持续深陷恐惧之中。回望历史,文艺复兴乃为艺术之劫,人类信心满满,总以为摆脱上帝可以自己建造天堂。现代化带来自我中心主义泛滥和个人主义蔓延。我们由此失去了与超验世界的联系、失去了对意义的感知、失去了对真理的追寻、失去了对万物的敬畏……
我们都不乏聪明,但普遍缺少真诚!当我们用麻木的双手清点所剩的热情,理想主义几乎灰飞烟灭。“礼失求诸野”,我们必须重新找回人与神的关系,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去救济今天已严重失衡的社会。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世界的“和解”。我们才能逃过此难,劫后余生。自然万物有它自身的规律和逻辑,也会以它自身的方式苏醒。
渠岩,艺术家,广东工业大学城乡艺术建设研究所所长,教授




重建
疫情三年,我们倒塌了很多东西!疫情是一种特殊的“试金石”,它考验着我们社会的机制、管理、经济、道德,考验着人的三观、素质、身体、行为,也考验着我们的艺术、文化、知识的作为与基本底线等等。我们不无惊讶地发现,很多东西在“试金石”面前都现真形了,都面目全非了,都倒塌了。
随着疫情渐渐地消退,2023新的一年的到来,我想到的关键词是“重建”!我们需要重建社会、经济的体制机制;重建人的道德与行为规则;重建我们的身体与素质;重建艺术作为精神与思想表征的意义;重建知识、文化的价值与尊严;重建我们的精神及对一个社会的信念、理想与信心!而关键在于,重建从每一个个人做起。
王璜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总馆长





复盘
前几天阳了,在头脑发热中追了个韩国正热播的电视剧《财阀家的小儿子》。其中的尔虞我诈、爱恨情仇做得很足,而我喜欢的是这部爽剧背后的那点世界观,借由男一号的重生、穿越、预见未来对韩国20多年来的政治、经济、人性的严肃复盘。
小时候下围棋,最让人长进的方式就是找位高手下一盘,然后一起复盘,推演的不仅是步骤,也包括双方心理上的博弈,甚至可以假设当时如果这样,将会怎样。
2022年过去了,我们可以回望,但无法像宋仲基扮演的那个帅哥一样,在复盘中调动历史。但复盘的思考,至少可以帮助我们在踏入明天时,在所谓历史的延长线中,有些心理上的准备。个体虽然渺小,但世界就是由个体构成的,每一个点的变化,都可能是奇点(虽然几率很低,但不无可能)。它可以被忽视,但无法被忽略。
吴洪亮,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画院院长、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美协副主席。 





常识
关于2023年,我想到的一个词是:常识。
三年来,我们目睹的违反常识的事太多了,从专家似是而非的说辞,到基层劳民伤财的瞎操作,其中,又有几项是认真思考过的,是完全遵循了科学的精神而进行的?是符合绝大多数人所理解的常识?
曾经的日子是,每天无事,就一件事,核酸检测;曾经的日子是,每天无事,只做一件事,证明自己没病。就连行动不便只能居家的老人家,也要给放在轮椅上,每天抬下来捅捅!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最终给捅成个黄码!?
即使如此,黄码还是越来越放肆地满天飞。况且,还有方舱在等候!从来没有想到,常识是如此地重要,而符合常识又竟然是如何的困难!2023年,我希望我们能够回归常识。盼望并不热烈,也不深刻!唯希望在此。
杨小彦,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





城春草木深
这个城市在看不见的深处早已变成了废墟——废墟之上,繁花葳蕤,青草萋萋,数不清的野生动物们开始出没其中,偶尔还会想念千里之外的原始森林。但是在这儿,城市,孤独已久,黑眼睛中始终散发着黑橄榄般的野性光泽。
你常常会追问:春天还会来吗?春天还会走吗?春天也许一直没有远去,因为春天仿佛一首循环播放的音乐,在卡带中突然被风卡住了。这一次,所有人都停下脚步倾听,用了整整三年时间。
在草木最深之幽暗角落,在太阳宫殿遗址碎片旁边,在有许多菌丝病毒缠绕的街巷洞穴,一个有关城春草木繁衍的声音正在被刻录、复制,即将装载上2023号星际飞船。飞向过去,飞往明天,宇航员是一只带着头盔的兔子,他的目光深邃,一定是看透了整个时间墟园。
张宇星,趣城工作室(arcity office)创始人/主持设计师,东南大学建筑学博士。诗人、策展人、建筑师。





甦生


经历了三年的疫情,首先我们都需要一个重启的过程,来唤醒自己以及每一个个体,将在疫情中逐渐适应的那种不正常的正常,尽快与之告别或去除,回到真正的正常的环境与语境。


其次,我们也需要一个更新的目标,让我们变得更好。这个好,要优先每个个体,满足每个人的个体发展。不过这个好,不应该是纯粹的物质化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上的满足或者追求。


基于以上两点,我特别看重艺术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在2023年,艺术应该成为甦生中核心力量。无论是传统艺术抑或是当代艺术,都是我们社会中所需要的。除了各种形式的创作与转化,艺术的社会教育与社会美育正在承担起更大更多的使命与责任。


对于个人而言,艺术的过程其实就是疗愈的过程,沉浸其中能够唤起心底的善与向好向上的正念。在另一方面,个人的艺术经验通常可以分享,分享又产生喜悦感、满足感与幸福感,也让每一个个体找到组织,生成群体性,在社会中重塑自我。


所以,我特别想在2023年内能够多做一点事情,到各地去多看看,把疏远的关系重新拉近,祝愿彼此,珍惜彼此。


文章来源:  

利来app官方下载的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0条评论

七岁的那一年抓住那只蝉以为能抓住夏天怀念冬天清冷的气息天气热得更不像话了,连呼吸都感到不灵便。当在冬
良仓 0评论 2023-07-25
“我独自一人,对自己的灵魂,满怀巨大的爱情”——茨维塔耶娃你渴望逃离都市吗?你有没有独自一人去很远的
艺术设计的朋友们 0评论 2023-07-08
echo设计之旅毛姆说:“一个人能观察落叶、鲜花,从细微处欣赏一切,生活就不能把他怎么样。”我们和这
回响之外 0评论 2023-06-16
1970年代的艾奥瓦大学,同为小说家的约翰·契弗与雷蒙德·卡佛一见如故。两人都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
良仓 0评论 2023-05-30
提到自行车就一定离不开荷兰,今天,荷兰以自行车天堂的名声享有盛誉。全球来看,荷兰人拥有的人均自行车数
艺术设计的朋友们 0评论 2023-05-26
2001年,sara和marc schiller这对收藏“实力派”夫妇开创了一个名为“wooster
larrys list 0评论 2023-05-25
当收藏家潘阳的先生在看到艺术家genieve figgis的新作《wedding》时,他知道他找到了
kassy 0评论 2023-05-25
怎么说呢,可能是归功于马斯克之前的一系列骚操作,特斯拉再卖什么我都觉得不稀奇了。更何况只是卖个猫窝,
工业设计 0评论 2023-05-22
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一家由民间打工者自己创办的公益博物馆,于2008年5月1日正式成立对外开放。日常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累计接待来访参观者五万余人次。目前,打工博物馆将要拆迁,我们引用纪录片导演秦晓宇老师的一篇旧文,回顾一下,打工博物馆的往事。
凹凸镜doc 0评论 2023-05-21
2023年5月20日,傅雷次子傅敏先生辞世,享年86岁。在傅雷的两个儿子中,相比钢琴家傅聪,二儿子傅
蒲实 0评论 2023-05-20
近日,上海“外滩猫街”成为社交平台上热议的话题。巨型猫咪墙绘出现在方浜中路的老旧墙体上,让这条位于上
陈雅芳 0评论 2023-05-15
在传统中国,书画收藏绝对不是寻常百姓的玩意,不管是由皇家主导,或是士大夫、商人的小圈子嗜好,都是“一
邓庆燊 0评论 2023-05-11
黄小峰黄小峰,199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硕士、博士均就读于此,现为中央美院人文学院教授。主
王芷岩 0评论 2023-05-11
“独自行走的男孩”(the boy who walked alone)——这是查尔斯在苏格兰戈登斯顿
iweekly周末画报 0评论 2023-05-09
好怪哦,再来一口!“怪味”,什么东西?初到重庆,面对超市便利店里满货架的“怪味胡豆”,你难免心里冒出
地道风物 0评论 2023-05-07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