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设计 -利来app官方下载

艺术与设计

2018-05-02 15:06:19

曾为坂本龙一、森山大道、荒木经惟、草间弥生等众多音乐人、摄影师、艺术家设计出版物、唱片与展览视觉的日本平面设计师中岛英树(hideki nakajima)将350余件平面设计作品带到了中国,时间跨度从1990年至2017年。

 

>  《cut》第290期

 

回顾中岛英树27年以来的平面设计历程,电影杂志《cut 》可以说是他设计生涯的重要转折点。1989年,中岛英树在清水正己设计事务所参与了《cut 》创刊号的设计工作,一直到最新一期的《cut 》(第 391 期,2018年1月刊),中岛英树一直担任《cut 》的设计与艺术指导。

 

rockin’on出版《cut 》是为了创造一本世界一流的视觉杂志。而在90年代初期,在资金和时间都并不充裕的情况下,中岛英树依然坚持着大量有关字体的视觉实验,竭尽全力将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尝试使用各种手法去充分发挥字体对读者的潜在影响。

 

 

   >  《cut》第23期

>《cut》第116期

 

在为《cut 》做设计和编辑工作时,中岛英树要经常熬夜。当时的清水正己设计事务所是一家广告设计公司,编辑设计只是业务的一部分。“公司里的人对我 说 ,《cut 》的活儿要等到夜里十二点以后再做。我有过两次连续工作五天,也就是120 小时没合眼的纪录。还有一次,等我回过神来的时候,手指和骨头都被手动裁纸刀给切伤了,我没去医院,就用纸巾包了一下伤口,又用透明胶带绑了一下,继续手头的设计工作。”中岛英树回忆道。

 

 

>《cut》第60期

“虽然90% 的杂志的命运注定是走进垃圾箱,不过就算有10% ,也 希望在 搬 家时不会被人丢弃,如果有0.1%能在20年后出现在旧书店里就好了,这就是我最大的理想。”中岛英树一直抱着这样的热情与动力面对设计工作,这让他能够从最初坚持至今。

 

人生难得一知己。1995年,中岛英树为坂本龙一设计了摄影集《n/y》,从此二人结下深厚的缘分,至今已有23年。他们之间的合作被视为平面设计师与音乐人的合作典范,音乐与图像在作品中彼此共存,中岛英树的平面设计对坂本龙一创作的音乐做了视觉上的转译。

 

 

   >  《cut》第75期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当属1999年中岛英树为坂本龙一设计的《样本生活》一书。外包装是一个a4大小的白色盒子,白色盒子表面用丝网印刷了一层白色,而不同的白色通过微弱的对比会产生不同的层次感。不经过仔细观察和触摸,是不会轻易感受得到这一特点的。

 

打开盒子,里面摆放着不同尺寸的4 本白皮书以及一个半透明信封,封面的文字通过4 种不同的印刷工艺被隐藏起来。中岛英树通过对信息的重新梳理,利用不同的尺寸、工艺和文本编排形式,创作出多种不同且与各个部分内容相对应的阅读体验。“tex t ”的封面文字部分反白;“ pictures”封面文字使用亮油印刷;“diary”标题文字用透明uv印 刷 ;“scope and interview ”封面信息则用凸版印刷;半透明的信封里面装着被“肢解”的坂本龙一不同尺寸的身体局部图片,以一种“窥探”的心理重新塑造坂本龙一的形象。在“scope  and interview ”中,中岛英树用黑色色块遮挡乐谱,并且让色块面积不断扩大,从单一到复杂,这种色块变动的节奏仿佛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视觉音乐。

 

 

 >  《cut》第75期

 

>《cut》第63期

 

中岛英树与坂本龙一是一对心灵相通,能够配合默契的挚友,他们都偏好简约主义,并且渴望去消除音乐与设计之间的障碍。坂本龙一曾这样评价中岛的作品:“中岛英树的设计不仅给人以美感,而且处于规则的边缘,有时还越过了边缘。他的设计和我的音乐具有相同的意义。”中岛与坂本龙一在思考问题的方式上存在着某种共通性。中岛英树与坂本龙一并不经常碰面,一年也只有一到两次见面的机会,但他们之间的沟通不用言语,也不是通过音乐去表达情愫,坂本龙一的思考与敏感,以及那些对他来说特殊的事情,中岛英树无不看在眼里,并敏锐地捕捉到了它们,随即注入设计之中,正如同坂本龙一通过他的音乐所表达的那样。二人之间的关系好比人与影子一般。

 

 

>《cut》第63期

 

其实,坂本龙一与中岛英树还曾一起成立过“code”组合,合作出版 了实 验作品《s/n 》。

 

除开商业项目的委托之外,中岛英树乐意探索一些自发项目。他认为,平面设计不止只有商业客户,想去做这些自发项目的原因是因为他忠于平面设计。虽然他并不认为自己是艺术家,但在这些作品中,他却一直在身体力行地模糊艺术与设计的边界。

 

 

2008年“ 无 限 图 书 馆 ”(infinite libraries )系列海报一共有10张。受美国视觉艺术家、作家古斯塔夫(gustavo alberto garcia vaca)的创作邀请,中岛英 树在海报中使用了“比纸更白”这一概念。当光照在海报上时,文字会变得比纸张更白。在不同的“图书馆”,也就是不同的海报中,诗歌被作为印刷元素进行放置。而每张海报都使用了不同的纸张印刷,印量设定为50张。

 

 

 >中岛英树为电影杂志《cut》做的平面设计

 

2005年4 月,中岛英树为在香港举办的“七人展”创作了系列海报。它是2004年在德国杂志《032c》上发表的一件作品的延续,参展设计师和展览场地之类信息全部被删除。中间的海报上红色玫瑰的外轮廓,是中岛英树用圆珠笔画了三次后得到的结果。他认为,只画为数不多的几下是非常有勇气的事情。当计算机可以被用来任意修改作品时,虽然自己也喜欢这种技术,但他并不确定这是一件好事。

 

 

 >  《我不知道什么是设计》(i have no idea what design mean)

 

中岛英树通过这些对于印刷媒介的实验与创造,让印刷媒介的生产性站在了生产的反面——以一种具有可变性、不完美性的个人意志介入,来对抗平面设计领域因使用数码处理技术而日益增长的统一化倾向。

 

正是不断的探索和实验,让他在设计中不断开拓自我,打破创意的一切可能。无论如何,商业上的委托项目也好,还是自发性的个人意志表达和自我创作,都是“实验”本身,也都是实验存在的基本意义。

 

 

>  中岛英树为坂本龙一设计的专辑《变革的世纪》

 

中岛英树对待平面设计的理解在1999年出版第一本作品集之后开始逐渐转变,由一种视觉的张力转向视觉的暗示;由引人注目的设计转变为引人入胜的设计;由可看的设计转变为可读的设计。这种转变显然是基于他对“沟通”这件事情有了本质上更深入的理解,在极简的视觉表达下所支撑他前进的是对于“信息传达”这件事情更复杂的思考。

 

 

>  “无限图书馆”(infinite libraries)系列海报

 

 

平面设计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沟通方式存在,但视觉并非是唯一。与单一的视觉传达相比,“体验”或许是一种更好的沟通。他从外部的视觉张力转变为内在抽象的极简表达,并以多种形式呈现出来。例如只有黑暗中才会显现的光芒;只有在受热之后才会显现的图像;只有在仔细翻阅的过程中才会发现被隐藏的一页,对那些愿意花费时间探索中岛英树作品的人来说,以上种种都是等待被他们发现的视觉喜悦。但如果将中岛英树在设计中隐藏的秘密单纯地理解为对工艺的使用,实际上是种误判。当印刷工艺与主题紧密对应直至平行后,前者成为内容的主体,而非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中岛英树在作品里所埋下的伏笔,恰好是读者发现喜悦的余地。“如果你细心地观看我的作品,你将可以找出我对一些细节上的坚持。”中岛如是说。

 

 

>  中岛英树设计的图书

 

中岛英树为荒木经惟设计的这本《感伤之旅2》全书只有 32页。但这薄薄的一册要比厚书的设计更费心思。中岛英树通过纸张差异、图片顺序、以及翻阅方式,建立起了完整的阅读节奏——开始、高潮、结束与停止都在薄薄的32页内中都得到体现,甚至还有回声的部分。最让人印象深刻的细节是装订所用的红线,这样一根红色的细线,让一众黑白照片作品多了一层淡淡的情欲或哀愁——而这也是中岛英树对于感伤之旅的最终诠释。

 

在为野口里佳设计的《太阳》摄影集的封面上,放着一个巨大的黑色长方形,这就是封面的全部,但当黑色部分受热之后,就会逐渐显影出一张作者拍摄的太阳照片,太阳——也是整本画册的主题。中岛英树使用一种特殊的温感油墨(受热后变透明),作为对野口里佳作品的解读与回应。

 

中岛英树的设计启蒙是青春时代的唱片店。在唱片店里,17岁的他看到了彼得· 萨维尔(peter saville)为 omd乐队设计的专辑封套,这让他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平面设计师。“当时我的感受与其说是为设计感到吃惊,更像是发现了自己原本要做的事情已经被做出来了一样。”中岛英树说。

 

 

   >  中岛英树设计的专辑

中岛英树平时也很爱听音乐,他的设计中似乎也有某种音乐性存在,曾经有人评 价中岛的设计像是从未听过的乐谱,他也有同感。但另一方面,他却质疑音乐和图形艺术可以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这个论点。

 

为坂本龙一设计唱片,只是一个开始,他还为中村一义  、sugar soul、中 谷美纪  、铃木祥子   、福山雅治、坂本美雨等人设计过众多的唱片封套,他经手设计的唱片总数已经超过300 张。如此庞大的数量,这几乎等同与一个音乐的世代。

 

出版物的设计在中岛英树的工作中占据了相当大的体量,他长期与众多艺术家保持紧密的设计合作,但不管是为艺术家或摄影师设计数量较少的画册,还是为讲谈社或toto出版这种主流出版社设计系列书系,他总能够在不同的项目中找到属于自己独特的表达形式。当有人直截了当地说“设计就是为商业服务”时,他完全不认同:“设计师不可能在一本印量只有100 册的书上来追求盈利 ”。

 

 

 >  中岛英树为河村隆一设计的专辑《spoon/missing you》

 

《foil》特辑每一期都会与不同的设计师合作。在与中岛英树合作的这一期(《foil》vol.7)中,他在封面上用打孔的方式拼写书名。中岛英树说:“这一设计灵感来自于护照,当使用过的护照被送回来时,上面总会留有凹陷下去的小洞。”而每 一本《foil》vol.7 封面上的小洞都深浅不一,没有一本是完全相同的。经过翻阅,这些小洞会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2009年,中岛英树与隈研吾合作设计了一本建筑书籍——《隈研吾建筑事务所有机体研究》(studies in organic kengo kuma & associates)。封面上书名文字使用了感温油墨,用手摩擦书名时,文字的部分会消失,中岛英树用这种方式来回应书中隈研吾写的第一篇文字《消去から有機体》。将外封取下后展开,将得到一张36×47cm大小的海报。整本书文字与图片的编排非常自由,并充满细节与变化。在本书的最后部分,中岛留下了24p 的空白页面作为结尾,以一种未完成的姿态来结束设计。

 

 

>  《美术手帖别册》

 

来到展览的最后,看到的是中岛英树过往的作品集与图录,个人作品集对于设计师而言,总是带有某种自我总结的意味。从第一本作品集《复活》(revival)到《中岛英树 1992-2012 》(hideki nakajima 1992-2012 ),可以看到不同时期,他对于设计的理解。回忆自己的过去,他总是更期待未来,但在对待设计的态度上,他的热情一刻不曾改变,即使是今天的中岛,也从未停下对于设计思考的脚步。

 

今年已经57岁的中岛英树,谈到“设计”,他还是那个17岁时在唱片店看到彼得· 萨维尔的设计而倍感振奋的少年。“什么是设计?”中岛英树表示,“我会花费一生去思考这个问题,否则的话,等于是玷污了挽救了我生命的设计,以及那个崇高的、以设计为名的美丽世界。”希望通过中岛英树的展览让每个人面对这个问题时能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

0条评论

2023年7月27日14:00,由西安市平面设计协会(xgda)、西安字体指导俱乐部(xi'an t
最设计 0评论 2023-07-25
健康设计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要考虑人们的生理机能,更要给予情感上的关怀、观念上的引导以及良善社
深圳市工业设计协会 0评论 2023-07-25
2023年dieline最佳包装奖 01sprite 02magnoliabak
古田路9号 0评论 2023-07-25
蛋糕和面包都是常见的食物,但当它们遇上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本期三位艺术家化身为“
上海创意城市智库 0评论 2023-07-25
今天这组来自雅典设计师 antonia skaraki 平面感极强的包装,是赋予
最设计 0评论 2023-07-25
象君从小就喜欢逛文具店,每每发现到新奇有趣的新文具,都感到无比兴奋。文具工作和学习都不得劲儿等不及了
yoowe 0评论 2023-07-25
1940年出生于神奈川县。经神奈川工业高中图案科学习后、进入佐藤敬之辅字体研究所工作、同时进入桑泽设
xgda 0评论 2023-07-25
g keyakizaka 是一家位于东京六本木的礼品主题精选店,主营日本和欧洲的产品。g keyakizaka 有着独特的审美,并以“二十四节气”(24seasons)为主题针对季节进行宣传,为顾客精心挑选新颖的、有“价值”的产品。
ad518.com 0评论 2023-07-17
risd的平面设计艺术硕士论文是一个由多个部分组成的实体,这些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形成:论文采用一致的方法来表达持久的想法,通过不同的模拟、数字、体验和空间形式来传达原创研究。
设计感知 0评论 2023-07-17
是什么样的产品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幸福感呢?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带给大家更多设计灵感~
国民设计师老工 0评论 2023-07-17
hata yurie 畑 ユリエ,来自东京的日本平面设计师,1987年出生于神奈川县,毕业于女子美术大学,主要从事与艺术相关的展览、教育和作品收藏进行艺术指导和设计。
designcola 0评论 2023-07-17
从第一瓶蒸馏水面世,首创各种经典瓶装,到如今家喻户晓。1903年创办的屈臣氏饮用水,始终坚守品质初心,并以出色的产品赢得众多消费者的认可与喜爱。
设计inner 0评论 2023-07-16
自由主题竞赛单元——b8.多媒体设计类别共产生22件获奖作品。金奖1名、银奖1名、铜奖2名,优秀奖6名、入围奖12名。
白金创意 0评论 2023-07-16
今天分享的这款大蒜包装,真的做成了一颗“大蒜”?
包兄 0评论 2023-07-14
对如今坚信“颜值即正义”的年轻消费者来说,仪式感就是一种对抗生活无趣和乏味的精神寄托。消费升级带来了
小象智合 0评论 2023-07-1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