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设计 -利来app官方下载

艺术与设计

2018-01-22 14:58:00

摘    要:中国传统艺术历史悠久,催生出来了璀璨的艺术文明和精神家园。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面对纷繁的世界,伟大的中华文明在敞开大门的那一刹那才明白方位落后了,伟大的文明在这一刻失去了精神指引明灯,在世界的十字路口迷茫了。艺术是上层建筑,中国改革开放使中国人从满眼纷乱到理性思考,从经济贫困到逐步富裕,应了孔子“仓廪实而知礼节”。经济的富足,使迷茫的国人开始思考艺术技艺的传承与艺术精神的回归。

 

关键词:传统艺术;人文精神;时代发展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7)09-0139-03

 

引言

中国传统艺术是中国文化核心的一部分,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精神和历史渊源的载体,是人类艺术的瑰宝,他承载着人类在自然中生存的拼搏、创造并与之和谐相融的智慧。不仅代表了人类文明的演变与发展,而且代表了进步与辉煌,以及人类的精神家园归宿。

一、中国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一)中国传统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长江以北具有代表性的是:五六千年前的以玉石雕刻(玉猪龙等动物雕刻)为代表的红山文化和精美的陶器制作的半坡文化;长江以南以玉石雕刻(玉琮、玉璜)为代表的良渚文化和六七千年前漆器制作的河姆渡文化。因为自然环境的差异,史前艺术、文化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发展模式。人类从自身的生存从发,学会从自然中审美并汲取自身的需要,逐渐形成固定艺术加工的分工,从而与崇敬自然的力量的仪式结合起来,确定了中国史前文明艺术发展的精神基础。
这个时期的艺术代表作是原始玉石雕刻(图1)。

 

 
(二)父系社会的晚期,家庭的出现与稳定,从而形成稳定的部落和部落联盟,掌握自然力量崇拜的艺术家和原始崇拜的神学家成为关系到部落发展与部落联盟的关键所在,日升日落、月圆月缺、雷电风雨、山崩海啸等都成为原始艺术追求的对象和联合对抗的生存的法则。
艺术在这个时期开始系统的为原始崇拜服务,为权利和力量服务。原始的绘画、雕刻、工具制造在艺术表现上既表现自然的力量,也突出权利的力量。这个时期的艺术代表作是彩陶。(图2)

(三)原始的部落联盟逐步发展成为奴隶制国家,艺术门类和表现形式开始多样化,精神追求更加丰富也更加宗教化,原始崇拜开始系统化并且与大众审美分离。但是艺术创作主要还是掌握在少数贵族手中,奴隶成为艺术的牺牲品和殉葬者。艺术的精神价值依然确定为统治者和国家服务,艺术人文精神更多的体现统治者对自然力量的崇拜和权利的象征。这个时期的艺术创作代表是青铜器(图3)。中国古代青铜器的代表作品,以它较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精湛的铸造技术而著称于世,同时在冶金史上也具有非常重要意义。这种富有民族特色的技艺世代相传并且富有民族特色,经过一代代众多匠师的努力,逐渐形成。

 

 
(四)大一统的封建时代艺术发展建立在拥有三千年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形成思想统一、百花争艳、技艺高超、傲视世界的艺术发展阶段。国家的统一,造成殊途同归的艺术发展土壤。历经几百年数十种精神哲学的纷争和实践,儒家思想笑到了最后,“仁义礼智信”的行为基础和“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的规范,为艺术发展形而上和艺术的表现形式奠定了哲学基础和行为规范。艺术的发展门类也因此逐步确定并固化,并且为艺术发展和繁荣打下了深厚的基础。绘画、青铜器、陶瓷、丝绸、服装、漆器、玉雕、建筑等艺术形式更为成熟,尤其是关注民生的丝绸和服装,更是在这个时代发展出了空前绝后的技术和艺术高度,即使在现代科技空前繁荣的今天也无法超越两千年前的伟大的中华儿女创造的丝绸艺术。(图4)
(四)工业时代的中国传统艺术,因为文化与科技的高度发展而逐渐失去了宗教崇拜和自然敬畏。艺术的发展逐步贫民化、商品化,艺术创新与发展的空间横向发展的更加广阔,表现为新材料的应用使艺术表现更加多样化,艺术表现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艺术发展也更为普及化。艺术不再是少数人敝帚自珍、单线传承发展。工业革命使艺术成为辅助品和个别人的奢侈品,使艺术走向两个极端。一些优秀而伟大的艺术品和艺术技艺因此而失去了生命力。中国丝绸制作的巅峰技艺缂丝工艺在工业革命时代因为繁复的制作工艺,高昂的成本已经失传;陶瓷工艺的“千峰翠色、雨过天晴”也变得无法复制;书法艺术也渐行渐远。工业革命解放了人力,让人类更加深入的了解世界和宇宙,也逐渐与自然走向对立,中国艺术精神里的天人合一被划时代的革命后不知道等待他的将是何种重生与创新。

二、中国传统艺术的人文精神的哲学内涵

(一)中国传统艺术从新石器晚期至今七千年由涓涓细流发展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洪流,支持他发展壮大的人文精神是什么,又是如何形成和变迁的呢?
1、首先从时间上判断,中国传统艺术的人文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与人类演化、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科技进步、文化融合密不可分。大致与中国社会发展的时间阶段相吻合,即:新石器晚期到夏禹时期为雏形时期;夏、商、周时代到春秋战国奴隶制时代的积淀时期;秦朝统一中原至清王朝覆灭的高度发展繁盛期和后工业时代的衰落与迷茫期。
2、如果说先秦时代之前中华先贤通过艺术还在于自然与鬼神沟通,并对自然力量和鬼神产生敬畏,从而创造原始艺术,那么封建社会两千年传统艺术在大一统的思想下,又兼容并包了怎样的人类精神力量和文化力量促使其向精致化、繁荣化的鼎盛发展呢?伟大的中华文明五千年来从来没有停止包容发展的脚步,以艺术创造为载体的文明无论在任何时代都显示了他博大的心胸,和强大的融合能力。从新疆楼兰文明,到东南百越先民;从古蜀三星堆文化到大汶口文化;从汉民族与草原匈奴的打打杀杀到西南土司的改土归流;从甘肃罗马远征军后裔到福建回教第二故土……种种文明汇入中华文明的大河,使之催生了更加璀璨的艺术文明和精神家园。

(二)新石器晚期到夏禹时期为雏形时期。

新石器时代艺术工作者在艺术加工上,已经抛弃了原始的自然美的准则,更多的艺术表现在对自然的敬畏。他们赋予不同的自然现象不同神灵掌控,从而创造出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将敬畏表现为制作艺术品的风格和一种专注精神,赋予他美好的期盼,将之视为精神依靠。
大多数艺术品在这个时期表现为祭祀和权利。古老的美化也是为自然的神灵而存在。物质与文化基础决定了人类必须是自然的一个部分,与自然和谐相处,敬畏自然和每一个掌管自然力量的神灵,人们将最美好的东西奉献给神灵,期盼获得神灵的庇佑和回报,中华文明艺术史上古老的“天人合一”开始出现雏形。

(三)夏、商、周时代到春秋战国奴隶制时代的积淀时期。

1、国家的出现,加快了文明与艺术的发展,此时艺术仍然为奢侈品,为少数人掌握。原始崇拜已经形成原始宗教的雏形,艺术家的创作源泉不仅仅来源于自然,对神明的个人理解和审美也开始在艺术品上表现出来,同时,艺术加工的原则时刻反映出财富积累的程度。“天人合一”的意识形态也逐渐从关注自然开始向关注人和人文情怀而转变。
2、《易经·贲》中“故‘小利有攸往’,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即通过观察天象的变化了解四时的变化,通过观察礼教的文化来教化天下。文明如此,艺术创作彰显其能。利用自然、取法自然、敬献神灵、教化民众让艺术开始有大众化趋向。

(四)秦朝统一中原至清王朝覆灭的高度发展繁盛期。

1、秦王朝统一中国后,开始了中华文明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王朝的文明发展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哲学思想开始统治中国,也开始统治伴其形成的艺术史,艺术家的人文主义艺术精神在这两千年里得到最大化的发展、繁荣直至顶峰。
2、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始终根植在远古的原始文化之中。人“天人合一”作为中国文化和艺术精神价值表现的主要特征之一,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全面的发挥和诠释。使得农耕文明的艺术精神表现就需要围绕这四个字开展。无论是玉石雕刻、还是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陶瓷建筑、戏曲小说、民间工艺等,均体现了儒家“仁义礼智信”和“父子、君臣、师徒、夫妻、兄弟”为基础的传承关系,艺术表现也体现了中国人豁达、不拘小节、寄情山水、跳跃的思维模式。很多艺术表现形式在像与不像之间,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如同书画中的留白,错落有致、相得益彰。这种艺术的人文精神在唐宋达到中华文明的最高峰,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实践“无为而治”的最为美好的时代。

(五)后工业时代的衰落与迷茫期工业时代的艺术发展的人文精神。

1、中国传统艺术与人文精神的衰落发端于北宋,由于蒙古和女真原始文明的侵略,使得中华文明割裂了与世界文明的衔接,出现了巨大的文明与文化艺术的大倒退。华夏文明与艺术虽然保留下了核心的传统,但是被五百年的原始、野蛮的文化污染和毁灭,从南宋崖山之后中华文明的艺术创造力开始衰退,从明朝煤山之后逐步落后世界,优秀的艺术人文思想如同一潭死水,在元朝划分四等人、明朝确定八股文、清朝开始闭关锁国等政策的影响下,五百年与世界其他文明割裂,使艺术创造止步不前,艺术的人文精神失去了包容、豁达、创新与交流,艺术精神失去了生命力直至五四新文化运动,这是中华文明巨大的损失和悲哀。
2、新时代传统艺术发展与精神家园的迷茫与选择。随着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并伴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文化与艺术迎来了五百年来最活跃和璀璨的时代,诞生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大师。但是由于落后了五百年,成为世界列强瓜分的肥肉,短暂的百花争鸣成为文明与艺术发展的瞬间闪光,侵略战争和内战摧毁了中华文明最优秀的艺术,圆明园和敦煌莫高窟成为最大的伤疤。
面对纷繁的世界,伟大的中华文明在敞开大门的那一刹那才明白方位落后了,艺术创造与发展的精神家园与现代化的世界格格不入,真的是我们落后了吗?该何去何从呢?伟大的文明在这一刻失去了精神指引明灯,在世界的十字路口迷茫了。丝绸先后失去了云锦技术、缂丝技艺;建筑失去了斗拱、户牖;陶瓷失去了祭红釉、秘色瓷工艺;青铜兵器技术失去了防锈和锻造技术……廉价的工业产品涌入我们的生活。华夏艺术,七千年来我们第一次既失去了传统,又没有创新。

三、中国传统艺术与人文精神的创新与新生

艺术是上层建筑,中国改革开放使中国人从满眼纷乱到理性思考,从经济贫困到逐步赋予,应了孔子“仓廪实而知礼节”。经济的富足,使迷茫的国人开始思考艺术技艺的传承与艺术精神的回归。本来,一些优秀的艺术技艺一直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如风中之火,随时都会熄灭。但是随着人文精神的觉醒以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的启动,使得很多传统艺术开始传承后人发掘其传统技艺,开始建立电子档案,开始梳理新时代的艺术人文精神。
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使中华文明走向工业时代,中国用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华文明要追赶西方四百年的工业革命,文化的价值观带来巨大的冲击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世界上除了中华文明,没有一个文明能够薪火相传七千年而走到21世纪,中华文明终于看到要想发展必须回归,那就文化回归——是华夏儿女守护了七千年的精神家园;发展回归——“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哲学;包容回归——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人生智慧。中华文明的艺术之花也开始面向世界寻找自我与自信,七千年来人类社会发展史,中华文明“天人合一”的艺术哲学思想被验证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未来的世界经济发展、国家交往、资源利用、艺术创造都要秉持与自然和谐相融,建设美好的地球家园将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张跃,刘清世   天津科技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

0条评论

摘要:宁波棠岙纸制作技艺这一古法造纸技艺历史悠久,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文章结合设计学、社
邢加满,马祥喜,曾雯雯 0评论 2023-11-21
摘要:文章通过梳理毛麻绣的视觉语言特征,从情感、文化、审美三个方面来明确不同受众的心理认知,结合系统
韩丹,邱春婷 0评论 2023-11-21
摘要:文章利用系统地图与核心用户的旅程图,分析社区环境下闲置玩具共享服务的利益相关者,对其需求进行归
贾倩文 0评论 2023-11-20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有机结合,其历史逻辑萌芽于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史,在
邢国忠 屈靓雅 0评论 2023-11-17
徐艺乙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民俗学家、翻译家【摘要】从历史上看,中国的传统工艺一直保持着高质量发展,到了
徐艺乙 0评论 2023-11-17
陈汉民设计思想与教育观研究专题主持人语:陈汉民先生是中国著名的设计教育家和设计师,被誉为平面设计领域
陈楠 0评论 2023-11-14
摘要:经调查研究显示,在全国范围内由于遗传、疾病以及未及时发现等因素导致的听力障碍儿童数量在急剧攀升
高渤1 ,李毅2 ,董文凯1 0评论 2023-11-13
摘要:文章研究学龄前儿童居家生活习惯及居家时间安排需求,利用劝导理论指导儿童时间管理互动系统设计研究
张路,潘维,刘建军(通讯作者) 0评论 2023-11-13
摘 要:面对当下手机app老年用户持续增加的现状,文章探究老年用户对同一界面中功能按键排版方式的使用
王广文1 ,陈明睿1 ,郝琳1 ,张千宜2 0评论 2023-11-13
摘要:文章为解决办公人群在久坐办公过程中易出现亚健康的问题,设计既能满足办公需求又能维护健康的办公家
祝小林 0评论 2023-11-13
摘要:家具产品的不断迭代加速了人们的更换频率,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以及环境的污染问题。文章对家具产品进行
赵鹏飞,彭心超 0评论 2023-11-13
摘要:设计在商业领域对创新方面所起到的重要性得到共识,产业界和学术界开始把“意义创新”作为设计创新的
杨彭 0评论 2023-11-13
摘 要:人体与时装关系的调整最终要达到时装造型最佳视觉装饰效果和人体最佳舒适度的平衡。文章
黄永利 0评论 2023-11-13
摘要:闽东北金漆画将我国民间手工艺与传统绘画巧妙地结合起来,从高超精湛的工艺技法与虚实写意的艺术表征
缪远1 ,徐铮宇1 ,陈舒洁1 ,刘高栋2,李淑娜1 0评论 2023-11-13
摘  要:巫鸿在《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的“纪念碑性”》中提出了纪念碑性的概念,认为纪念碑性使
李秉融,卜莉莉 0评论 2023-11-13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