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设计 -利来app官方下载

douhongyi

2019-01-18 20:33:30

第一次认识“傩”这个字,是缘起导师郭磊在英国伦敦,参加“舞动无界”国际跨艺交流项目中,以“离乡·在别处”为题创作的《傩·面》。



第一次见到“傩”,则是《傩·面》在伦敦全球首演之后,团队成员回国迫不及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赴江西石邮村亲睹传衍至今,被誉为“活化石”的“乡傩”。之后,笔者有幸参与了总导演郭磊的国家艺术基金支持项目——《傩·情》的艺术实践。正是其间数次深入“傩”的田野采风,在走进自然、走进乡土的过程中,一个无法完全用理性感知的神秘世界渐渐浮现.

“不要轻易否定你不能理解的”——

在第一次去采风的路上,导演郭磊给我们介绍了很多关于江西石邮村的“乡傩”,同时也谈了不少他自己的真实感受和体会,但由于当时我们兴奋的好奇心以及对车窗外风景的关注,没能留意到导演真正想说的。后来,我们眼前出现了一座小小的古庙,近旁鸡犬相闻,炊烟袅袅,一种久违了的亲近感油然而生。进到庙里发现,历史源远流长,民族迁徙和文化交融的佐证,莫过于善良的乡民们把各路神仙的面具罗致一堂,有开山神、关公、钟馗、傩神太子、二郎神、雷公、傩公傩婆等。据村民说,文革前的神仙们更多呢,傩舞也更多内容,十分精彩。这里的情景,让初来乍到的拜访者感受到,傩神庙里充盈着人间与神界交融、人与神亲密往来的其乐融融的氛围。神庙似乎生动地传达了让可见、可解、可实现的留给人间,让不可见、不可解、心里的愿望交给神来帮忙的意思。

由于第一次到访不在传统的节日,村里的傩神艺人们有去地里照看蜜桔林的,也有进城打工的。后来,村长就召集了两位留守在村里的傩班长老,还有两三位可以骑摩托赶回来的年轻的傩伯,来实地展示一下古老的傩舞。

至今记忆犹新的是,两位傩班的大伯、二伯由于年事已高,因而以伴奏的身份并坐在一张长条板凳上,一人持鼓,一人掌锣,当第一声击鼓响起的一刹那,我的热泪夺眶而出!这让当时的自己始料未及也无法理解,但那种体验却是刻骨铭心的。分明,就在那一秒,我与远古的祖先连接上了信号,一种莫名的、不可言说的感动充满全身!既有一种久违的亲情使然,又仿佛被自己从未意识到的一种遗忘而惊醒。两位傩伯的锣鼓点简单到没有任何技巧,简单到就像一句来来回回重复亘久的叮咛和召唤。令我迷惑不解的是,如此单纯的声音中,那份强烈的感动从何而来?也正是那一刻,我深深地理解了语言与文字巨大的局限,理解了人的眼睛和想象力的巨大局限。就在传说数千年的神灵借乖张狞厉的傩面与人同体,人神合一,庄严而神圣地展开他们浪漫的祭祀时,我分明听到了来自内心深处的追问,“你迷失家园多久了?”忽然,想起导演在来时路上说过的一句话——“不要轻易否定你不能理解的。”

的确,如今无所不能的科技,早已消解掉了传统中的神与自然之力。久居都市里的我们,似乎毫无察觉地丧失了与传统、与自然息息相关的联系。过度理性和实用的心理侵蚀着我们与生俱来的灵性,拉远了我们与自然的距离,与传统的距离,与我们自己的距离。不知从什么时候,我们已经习惯了在外来的节日里寻求莫名其妙的心理安慰,在异邦的传统里粉饰着我们对自己文化的无知。不少事实显示,当大多数人集体无意识地用物质的手段解决精神的问题,只会依赖用眼睛看得见的“结果”作为价值的评判时,那么“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养浩然之气”“参赞天地之化育”……这些祖先的告诫便不可能得到真正的理解,来补缺我们的精神虚弱。

久违的“感恩”与“敬畏”——

笔者再次与《傩·情》研创团队一同赴江西。这次我们特意选在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真实感受了石邮村“乡傩”。春节里的傩神庙香火正旺,烟雾缭绕。村民们以及远道而来的外乡人相聚傩神庙,上香燃竹、敬拜神灵、祈祷祝愿,正月十五晚的傩神祭祀和“搜傩”开始前的仪式尤为隆重,整个傩神庙被围得水泄不通,盛况难以形容。到底是什么力量让历经数千年的傩文化如此经久不衰呢?

石邮村整个傩祭的过程包括“起傩、跳傩、搜傩、圆傩”四个部分。傩舞,是充实整个祭祀仪式的主要形式。在此过程中,笔者注意到了两个细节,深受感动。一个是,在延续整个春节的傩祭接近尾声的时候,也就是在正月十六“圆傩”的仪式上,傩班要再次集体跪拜于众神前,将写满每家每户今年奉上的献祭名目恭恭敬敬地念诵一遍,从头至尾百余家,完全像一个大家庭向家长做汇报。另一个是,在圆傩仪式的最后,傩神面具都被收回到两个箱子里封上,箱子被其中的一位傩伯用扁担挑回庙里收好,待来年再启箱请神。本以为这一年的乡傩祭到此圆满收官,没想到,接下来几位傩伯带着做好的傩饭,鱼贯于田间的阡陌,走到一处据说曾是坟冢的地头,隆重祭拜“傩祖”。至此,贯穿整个春节的傩祭活动才算画上了真正的句号。我猜想,这群世世代代传承的傩班里的八位傩伯感念“傩祖”的本意到底是什么?难道仅仅是一饭一蔬,安生度日?在数日的耳濡目染与身心浸润中,一种感同身受的直觉告诉我,在那一层简简单单的纪念下面,隐藏着的是因亲情血脉而生发的“敬”与“爱”,从而使他们能够在戴上面具的那一刻,回到充满安全与尊严的至大无形的呵护中。

感念先祖、祭拜神灵,从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核心内容。正是这一朴素的,甚至不自觉的价值教育铸就了千百年来历久弥坚的文化根基。

从最初围绕“傩”展开的采风、研学,到后来关于《傩·情》的研创,总导演郭磊,始终不断地提醒我们要在文化的关照下,以感恩之心、敬畏之情来对待古老的民间文化。正是基于这样的研究要求和创作初衷,整个团队完全是在与石邮村傩班艺人们建立深厚情谊的基础上,开启了古老与当下,传统与现代对话式的艺术探索。也正是在这样的感恩与敬畏中,笔者得以透过舞蹈的视角洞悉到文化的隐形力量。

一场精神回归的旅程中,学会用情感体验去理解文化,用艺术直觉去汇通人与世界的关系,是傩在我们的生命中打开的一扇窗。

生命,是一场“仪式”——

在研究创作中,“仪式”是总导演尤为重视的,无论从形式还是内涵。他总是强调只有尊重傩祭仪式中特有的神圣感,具备了某种“仪式思维”,才可能更好地深入和实施这一限定中的创作。

的确,当鼓声响起,当双膝跪地,当古老的面具遮挡住一张张现代的脸,一场追溯远古、感念先祖的仪式隆重开启。也必得是“仪式”,只有在仪式中培育出虔诚静定的心才可以完成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纪念,即诗意的存在,生生不息。

笔者在整个石邮村的傩祭过程中感悟到,“仪式”,已不允许我们轻忽狭隘地理解为愚昧或无知。相反,在仪式中,人类科学主义的过度自信得到了应有的诘问。这样的仪式足以让我们确信,它能够历经数千年传衍至今,必然包涵了生命所需的要素。遗憾的是,往往这些要素依赖科学的理性是无解的。

每一场仪式,都是对生命的一次洗礼。当傩面交错、人神合一,那是人类向内的最本质的精神漫游。历史早已告诉我们,缺乏仪式的时代,是缺乏敬畏的时代,缺乏秩序的时代。仪式证明着人类远离野蛮,进入文明。

舞台上,当石邮村傩班的傩伯与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艺术家们同台共舞、雅俗欣和的时候,一种自然天成的融洽难以置信地显现。那一刻,正是古人与今人、生命与生命的契合,也正是那一刻,古老与当下、传统与现代,被举重若轻地拉进同一时空坐标中,于是,它们在艺术的高处相遇了。这时,技艺淡去,情感升华,舞台上流淌的是人类终将穿越蛮荒走向文明的寓言。身体就在此刻变成了发光体,生命瞬间成了诗的化身。就在傩面被不断重复地戴上、摘下的恍惚中,我们发现,丢失已久的灵魂重新回到我们身体;我们发现,我们对自己竟如此陌生!

纪念,一场生命仪式的纪念,无论舞台上,还是生活里,它将永不会停息……

研创中的文化情怀——

《傩·情》是继总导演郭磊研创系列作品《mask》、《傩·面》之后的新作。将此类艺术实践定位为“研创作品”,是郭磊导演基于舞蹈高等教育中针对创作实践的定位和思考,他认为北京舞蹈学院的创作其首要任务是立足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上的发现和开创。从《mask》到《傩·面》再到《傩·情》,整个研创经历,注重的是对学生原创精神的激发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其目的,期待的是引发学生们对文化现象背后更多的关照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更具开放性、探索性的艺术创造。



其实,研创的实践本质是打破与重建。显然,这离不开文化上的自信和勇气。白先勇先生曾说:“整个中国的近代史,是追逐西方的近代史。”因此,重归文化故园,重温传统文脉既是正途,更是自觉。



笔者以为,《傩·情》的研创聚焦江西省南丰县石邮村的乡傩,是一种“观念”上的打破,“形式”上的重建。研创者没有以“文化拯救者”自居,而是以真情实感的田野考察方式虔诚地融入其中,从而使研创者活跃的才情得以与深邃的傩文化圆满契合。在从感性的“文化情怀”到理性的“文化思维”的全程关照下,团队实施的是“传统精神”与“现代意识”辩证统一的具体实践。其“形式”上,将历史尘埃中走来的傩班艺人与象牙塔中的舞蹈精英同置一堂,突出情感联系,促发意外可能,消解了所谓传统与现代的界限,模糊了表演与仪式的划分。其“本体”上,舞蹈精英们的身体语言爆发出了克服程式化、学院派的新意,这恰来自“精到”与“朴拙”之间的冲突所演绎出的某种复杂性。譬如,刚猛背后的柔软、狰狞背后的良善、怪诞背后的天真……



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得意忘象”,即现具象之外的灵奇,可谓是对自觉创新的高度概括,其推崇的是一种不失文化根基与精神旨归的形貌之自由。这就是为什么整部作品的创造比例极大,却未给人带来与原生乡傩疏离之感的奥妙所在。在笔者看来,这些“打破与重建”集中显示出导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创态度——以艺术之名诠释文化,不以艺术话语权裁判文化。

结 语

走近“傩”,就是走进祖先的精神世界;走近“傩”,就是走进古老的文化母体。正是这种强大的文化引力,让我们与傩结下了深厚的情缘,也让我们明白了,每一次新的创造,都是对古老文化一次新的发现;每一步向前的探索,都离不开向后的血脉相连的回望。

追问“我是谁”,是人类一个永恒的主题。人们正是依靠自己的文化才界定出了自己,也正是依靠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别才更了解自己。事实上,在传统文化的哺育中,我们也不断地贡献着自己的创造,强固着历久弥新、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0条评论

     红色,如一面鲜艳的旗帜,飘扬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长河中。红色文
甘孜州民族歌舞团 0评论 2023-11-22
以演出为中心环节院团长要这样管理好“我的团”宋官林※本文是作者在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促进行业协作共建
舞蹈中国 0评论 2023-11-21
初秋,几乎每个北舞人都在转发这样 一条朋友圈:“学院特聘八位‘行业导 师’助力提
黄妮莉,谢威 0评论 2023-11-20
//7月6日-21日,第十四届全国舞蹈展演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举行。北京舞蹈学院作品《“为人民而
高度 0评论 2023-11-20
曾几何时,渴求自由和进步的艺术家们从上海、南京、武汉及西安等大城市来到杜甫川、柳林铺,来到延安,来到
舞蹈剧场 0评论 2023-11-20
四川省歌舞剧院建院70周年:舞蹈诗《那些时光》跨越时空展示舞蹈风采11月17日,四川省歌舞剧院建院7
舞蹈中国 0评论 2023-11-20
12月7日至10日,享誉国际的云门舞集将时隔四年再度登台国家大剧院,亮相舞止境·2023国家大剧院舞
国家大剧院 0评论 2023-11-16
2023年11月2日,美国芭蕾舞剧院演员在上海大剧院的首场演出前彩排。(美联社图片/ng han g
美国驻华大使馆 0评论 2023-11-15
《吉赛尔》《天鹅湖》《安娜·卡列尼娜》《卡门》……这些世界知名的舞剧都要来上海了快来欣赏这场优雅绝美
乐游上海 0评论 2023-11-15
大型原创舞剧《运·河》,以繁华苏州、水墨江南、千年运河为视角,用当代的舞蹈语汇、极具跨度的表现手法展
舞蹈中国 0评论 2023-06-06
11月9日,时隔10年,美国芭蕾舞剧院携10位首席归来,“芭蕾之冠”《吉赛尔》惊艳动人;11月10日
舞蹈中国 0评论 2023-11-13
从 b 站跨年晚会出圈,到新加坡巡演出海;从惊艳亮相华表奖现场,到强势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舞剧《咏
周欣怡 朱绍杰 0评论 2023-11-13
11月10日至11日,北京舞蹈家协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来自各团体会员单位及新文艺群体的12
北京舞蹈家协会 0评论 2023-11-12
为集中展示近年来陕西舞蹈艺术的发展水平,总结我省舞蹈创作取得的成绩,发现和鼓励一批舞蹈创作和表演人才
夏明勤 0评论 2023-11-10
11月6日晚,四川师范大学“心有所蜀”原创舞蹈作品荟萃亮相国家大剧院,为第十六届“春华秋实”艺术院校
舞蹈中国 0评论 2023-11-08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