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而具有层次的历史让这座城市格外引人入胜的同时,也有战争带来的浓重的悲伤色彩——长期处在帝国断层线上的萨拉热窝,过去150年经历的动荡比任何其他同等规模的城市都多。它见证了从奥斯曼帝国到奥匈帝国统治的权力交接;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费迪南大公遇刺事件就在这里发生;这里曾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首都,见证了社会主义的兴衰;1992年的波黑战争后,这座城市可谓千疮百孔,浴火重生,在一片废墟之中重新摸索前行的道路。
战争后的城市缩影
> cnn拍摄的萨拉热窝“过去与现在 ”组照”
萨拉热窝(sarajevo)是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的首都和经济、文化中心,这片土地历来宗教民族构成复杂,这里有着“欧洲的耶路撒冷”之称,同时也因为历来战争频繁,被称之为“巴尔干半岛的火药桶”。
1992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彻底解体,二战以后最大规模的波黑战争爆发,萨拉热窝历经了现代战争史上时间最长的都市围城战——为期四年的萨拉热窝围城战,城内20多万人口的补给仅靠一条地道进行,战争惨烈程度可想而知。据统计,大约1.15万萨拉热窝人在这场战争中丧生,而伤残和背井离乡的人们更是不计其数。20余年过去,战争的伤口至今无法完全愈合,萨拉热窝这座城市,也在人们心中显得愈发神秘和遥远。
> 在战争中死去的人们被安放在高于这座城市的地方
萨拉热窝三面环山,是一座美丽的山城。矮小民居沿山而建,夜晚时分的万家灯火和世界上众多首都相比,它的气质更偏向一座宁静美丽的“小城”,只有走近观察,才能看见她的复杂丰腴和千疮百孔。萨拉热窝的老城中心位于盆地上,高耸入云的清真寺尖塔、东正教的塔楼、天主教的钟塔错落在房屋间。miljacka河穿城而过,把狭长的市区两岸连接起来。河岸由诸多小桥相连,其中最古老的桥修建于14世纪。最著名的“拉丁桥”(现改名为普林西普桥),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点燃点——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的地方。
城市主路沿miljacka河穿行,这里看不到高大宏伟的建筑样式,无论是学院、市政厅还是教堂,所有建筑的规模都遵循着“小而美”的原则,却又像是一个不同风格建筑的展示场。
> 萨拉热窝街景
波黑人口主要有穆斯林(穆族),信仰东正教的塞尔维亚族(塞族),和信仰天主教的克罗地亚族(克族),萨拉热窝的建筑也有机地杂糅了这些风格,显得丰富而又有着明晰的时代记忆。波黑现任政府是1995年建立的,是终止战争的代顿协议的产物,也创立了三方首脑轮流执政的局面。但这显然不能完全解决人们的信仰和身份认同分歧,有趣的是,即便战争已经越来越遥远的今天,在波黑境内还是可以看到有一些人家门口挂着克罗地亚国旗。
> 萨拉热窝街景
据说,波黑境内目前还遗留着约20万颗地雷,政府目前仍无力出资去全面排查清扫,因而人们不能随意闯入陌生的森林或是山地。战争的阴霾从未在这片土地上彻底散去,在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里,很容易便可以看到竖立着密密麻麻墓碑的零散墓地。重新粉刷的房子上面,密集的弹孔屡见不鲜,与现代的商场一道之隔的地方便是只剩下1/3建筑物的断壁残垣。一些街道的地面上还保留着当年的炮击的痕迹,并重新涂上红色涂料以示纪念,他们被称之为“萨拉热窝玫瑰”。城边有座儿童纪念公园,以安慰在战争中失去子女的家庭。大巴扎集市上,在战场上落下残疾的中年男子坐在商铺前闲散地抽着水烟,有意无意地向路过的游客推销着用空弹壳雕刻而成的工艺品。
> 萨拉热窝俯瞰
战后的经济复苏是艰难而缓慢的,在一个充满阳光的午后,看看街头上结伴游荡的十七八岁年轻人,就可以看出这个城市的就业率。但是在萨拉热窝,完全感受不到贫困为一个社会带来的危险与混乱,这里对于游人来说,甚至比大多数欧洲旅游城市还要安全。或许是了解战争和动乱所带来的痛彻心扉,所以才让人们特别珍惜和平的时光,这里人们的表情上反而多了一份安宁与满足。
南斯拉夫时代
萨拉热窝的新城兴建于上世纪70~80年代,也就是南斯拉夫时代,有着鲜明的社会主义城市特征。宽阔的主干道波斯尼亚大道两旁,是在著名的铁托(tito)元帅所带来的社会主义荣光。铁托作为前南斯拉夫总统的执政时期,萨拉热窝的城市面积扩大了几倍,人口也迅速增长,萨拉热窝再次成为巴尔干地区的主要城市之一。萨拉热窝高速发展的顶峰是1984年,萨拉热窝承办了冬季奥运会——那也是冬季奥运会第一次来到社会主义国家。
> 曾经举办过冬奥会的场地,现在变成了年轻人的滑板天堂
人们想像不到,在铁托去世的短短几年里,这座冉冉升起的城市就将收到多么严酷的战火侵袭。
如今,当年冬奥会的大多数场馆已经在战争中化为瓦砾。讽刺的是,当年的奥运颁奖台,在内战期间成为了处决战犯的断头台。原冬奥会雪橇滑道,战时曾被充当炮兵堡垒和战沟,如今被彻底废弃,画满了涂鸦,成为自行车极限运动爱好者的场地。当年的奥运会会场,如今也已经成为了一片绿意青葱的公墓。
> 萨拉热窝街景
而那条波斯尼亚大道,在波黑战争中堪称“死亡大道”,两旁的建筑都受到了重创,毁坏殆尽。
尽管铁托对塞族的打压,也被视为导致波黑战争的原因之一,南斯拉夫时代也一去不回,但是铁托仍然在城市和人们的记忆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如今,铁托咖啡馆成了游人们常常要去打卡的地方。在里面点一杯咖啡,遥望窗外老旧的电车缓缓驶过,一抬头,还可以看见咖啡馆上方还挂着一面写有“tito is ours(铁托属于我们)”的老式横幅。
用创造力打破战争的诅咒
有人说,萨拉热窝市是一座经度上的城市。要理解这座城市的灵魂,你必须去看看它从西到东的变化。
> 一对父女正在散步,不远处,是费迪南大公夫妇遇刺的地方,也是战争的起点
萨拉热窝老城区叫做斯塔里格勒。在老城区最西边的地上有一条白线在宣告:一段奥斯曼帝国统治的历史在这里结束。1450年,奥斯曼帝国建立了萨拉热窝这座城市,在鼎盛时期,萨拉热窝曾拥有超过100座清真寺,是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仅次于伊斯坦布尔的第二大都市。
> 萨拉热窝城市掠影
清真寺的高耸的宣礼塔尖顶主导着老城区的天际线,天主教和东正教堂的十字架点缀着另一半城市的蓝天,三者组成了一个三角形,框出了老城的轮廓。清真寺附近的铜匠街(kazandziliuk)是萨拉热窝最迷人的一条街道。低矮的商铺,蜿蜒的街道有着浓浓的穆斯林风情。看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电影的人们,都记得在铜匠街,工匠们使劲敲打铜器,掩护瓦尔特逃跑的场景。
> 萨拉热窝城市掠影
在这里可以看到,萨拉热窝的银器、铜器以及木艺雕工,都极端精美。红铜手工艺品是萨拉热窝波斯尼亚人的传统产品,银质咖啡壶,琥珀、红蓝宝石都是这条街上的特色商品,工艺讲究繁复,价格也是相当不菲。
弹壳制成的战争纪念品也非常热销。据说当地工匠花3美元买来1公斤废弃炮弹壳和子弹壳,刻一些花纹就可卖到60多美元。有人用废弃子弹壳做成的笔,笔帽上刻上“萨拉热窝”几个字,就可以卖6至10美元一支。
> 萨拉热窝郊外的设计酒店
朋友介绍,这里融合了现代设计的伊斯兰风格木制雕花桌椅,也是不少国人宁可花高额运费带回的艺术品。随着近年来萨拉热窝经济与旅游业的发展,这座城市已经开始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新城之中也开始有当代建筑的一席之地——用创造力打破战争的诅咒,成为萨拉热窝复苏发展的新型动力。
萨拉热窝国家美术学院就坐落在miljacka河畔,门前的斯蒂纳兰特桥是为数不多让人联想起“现代主义”的建筑样式。这座2012年竣工的桥梁,由该学院的三名学生设计,尽管资历尚浅,他们以铝和铁为材料,挑战重力的设计方案,在一次公开的国际比赛的超过40个作品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了实现。
> 萨拉热窝街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