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设计 -利来app官方下载

sunhan

2019-04-19 16:33:28

就算你在现实生活中从没见过一位大艺术家,你大概也在电影里看到过艺术家的脾性了——情绪暴躁多变,经常忘记洗澡,长期为“恶魔”所困扰。艺术家在漫漫长夜里和他们口中的“恶魔”作战,拎着一瓶金酒一边喝一边坐在画布边上等待灵感降临;瞬时间,一簇将要熄灭的火苗点燃了他们的创作欲望。当然了,他们还要忍受饥饿和寒冷。

一部典型的关于艺术家的电影(比如《波洛克》,还有伍迪·艾伦的诸多出品)中的事实含量大概不会比一部僵尸类型片的事实含量多。但其中也不乏例外,况且,陈词滥调总是有些事实基础的。以下六部电影,有的称得上是佳片,有的堪称伟大,都以各自引人入胜的方式为观众展现艺术家的另一面。

摩西奶奶(grandma moses,1950)

1

《摩西奶奶》,1950。由 jerome hill 执导

观看 jerome hill 导演的奥斯卡提名纪录短片带来的最大挑战,就是分辨现实与宣传机器之间的区别。在电影的开始,我们被告知这部电影是“艺术家作为一名美国人的特写”,但影片其实完全是一部展现二战后美国一跃成为全球文化霸主的广告。影片的主角安娜·玛丽·摩西“奶奶”则如同广告模特。旁白不断讲述着摩西的创作是如何延续着美国丰厚的传统和傲人的文化底蕴,而摩西奶奶本人在全片只开口了一次。

在冷战意识形态和男性至上主义的左右夹击之下,影片却仍展现出不可否认的伟大艺术。hill 的纪录片最成功之处,就是对摩西奶奶的绘画本身所倾注的大量关注,即便是电影中陈旧的标语也没能遮挡作品本身的光芒。任何观众都能轻易察觉,摩西奶奶的作品太过奇异和哀伤,背景中的广阔天空和金色稻浪并不能将它们一笔带过。有时,导演只需要把摄影机对准艺术家的作品,让观众自己去感受那惊人的美。

《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974)

2

《爱德华·蒙克》,1974。由 peter watkins 执导

在爱德华·蒙克逝世三十年后,导演 peter watkins 拍摄了一部看上去相当老套的传记剧情片,而这位嗜酒成性的北欧表现主义大师本人的紧绷神经和濒临崩溃的生活,恰恰符合电影所描摹出的艺术家形象。但本片最大的亮点,在于 watkins 对陈词滥调与真实生活——艺术家希望被后世记住的模样和他日复一日的平常生活——之间微妙关系的悉心处理。

在近期的传记中,蒙克总是被刻画成一个灵魂饱受折磨的天才。但也有迹象表明,他有如此名声是依靠对现实的有意渲染——这一点正如他画中所描绘的主角一样——以此缔造自我的神话。在影片的有些时刻,导演着力表现蒙克的天才形象,似乎要把这归功于艺术家的风流情事和病床上的顿悟。

而有些时候,导演又有意弱化蒙克浪漫化的天才形象。在影片的两小时处,镜头扫过蒙克的《忧郁》(1891),旁白注解道艺术家曾巧妙地在“最终的作品上留下底稿的痕迹,以此展现作画过程的随意性。”有关艺术家的种种迷思中,最令人难解的,似乎就是杰作都是靠艺术家内心有感而发大笔一挥而就的说法了。而在《爱德华·蒙克》中,导演却揭示了蒙克作品中充满传奇感的原始性只是一个幻象,事实上,它如同《蒙娜丽莎》一般精雕细琢。

《弗里达》(frida,2002)

《弗里达》,2002。由 julie taymor 执导

电影导演之所以热衷于拍名艺术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这类电影几乎必然会营造出夺人眼球的标志性图像。由 julie taymor 导演、salma hayek 主演并获得奥斯卡奖的弗里达·卡罗传记电影中就有不少这样令人过目不忘的镜头,只是,这些经典画面中却很少包含卡罗的作品——事实上,全片几乎看不到卡罗作画的场景。取而代之的,是导演用亲密的第一人称视角、在丰富的布景之下展现卡罗生活中流露的艺术天赋。

这样的拍摄手法有时并不太讨好,但如若处理得当,则会产生惊人的效果。比如,在影片开始的一个场景中,受了重伤的卡罗眼前产生幻觉,看到医院里满是骷髅医生。换做是一位缺乏想象力的导演,兴许会在这一幕的结尾切到卡罗坐在画架边描绘自己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场景;而 taymor 选择了更具挑战性的处理方式:她直接通过卡罗的双眼向我们展示她在医院看到的场景,观众几乎在和卡罗一同感受创造力喷薄而出。

《我的左脚》(my left foot,1989)

4

《我的左脚》,1989。由 jim sheridan 执导

奥斯卡获奖影片《我的左脚》由 jim sheridan 执导、丹尼尔·戴·刘易斯主演。片名中的左脚属于已故的爱尔兰天才作家兼画家克里斯蒂·布朗(christy brown)。这位天生大脑麻痹身体残疾的艺术家在世时创作出不少称得上是上世纪最杰出的艺术和文学作品。看过本片的观众很少有人了解布朗的真实命运:在他去世后,多方指控他的妻子兼护士 mary carr 对他不忠且有虐待行为。

《我的左脚》代表了艺术家传记片最难取悦观众的特点:大多数时候,主角的真实生活比荧幕上呈现出的要混乱得多,却最终比荧幕版本更加扣人心弦。然而,《我的左脚》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它花了大量笔墨展现布朗的创作过程;很难想到还有哪部电影能让剧情在画笔与画布的碰撞之间如此汹涌。每一笔都像是一场胜利,这对艺术家来说何尝不是如此。

《卡拉瓦乔》(caravaggio,1986)

5

《卡拉瓦乔》,1986。由 derek jarman 执导

derek jarman 导演的《卡拉瓦乔》由 nigel terry 主演,是 sean bean 和 tilda swinton 两位演员的处女作。《卡拉瓦乔》相比于典型的艺术家传记,就好比性手枪乐队的《my way》相比于 frank sinatra 的版本:是对经典重头到脚的颠覆,原版本被嚼碎、重新组成参差不齐的全新版本。这个类比并没有听上去那么不着边际,jarman 的电影不拘一格、风格迷醉,曾被评价为最接近朋克音乐的英国电影,而这样的风格,对于一部关于卡拉瓦乔——这位十七世纪意大利的席德·维瑟斯(sid vicious,性手枪乐队的贝斯手)——的电影来说再适合不过。

影片中,卡拉瓦乔的生活有大量近现代道具的介入——摩托车、皮夹克、霓虹灯、打字机——还有和同性异性发生一夜情、割喉等出格举动。而这些突兀的元素,和影片中那个嗜酒、好斗、杀人、用现代装束装扮圣经人物的主角似乎完美契合。换句话说,这部并不遵照史实的《卡拉瓦乔》却更忠于艺术家的本性。

《梦二》(1991)

6

《梦二》,1991。由铃木清顺执导

电影颇具迷惑性的标题《梦二》是导演铃木清顺耍的花招:影片围绕一位名为竹久梦二的人物展开,竹久梦二是日本著名画家兼诗人的名字,而《梦二》颠覆了所有艺术家传记电影,它并非是关于那位艺术家本人,而是由导演幻想出的人物。

在《梦二》中,人物死亡又转瞬间复生,一连串诡异的梦境突然间跳切到日常生活场景。人物高声尖叫、四处逃窜、毫无理由地突然开始性交。过了一会儿你便会意识到,铃木清顺的艺术指导和选择毫无逻辑,就像梦二本人一样。

或许,关于艺术家的电影之所以有着经久不衰的人气,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带领观众走进世上最神秘的地方:天才的大脑。铃木清顺的电影提供了一个清楚的解释:不论如何,我们之中都没人知道伟大的艺术家是如何造就的。假如知道了原因,我们还会再把他们捧上神坛吗?

作者:jackson arn

文章来源:artsy官方

利来app官方下载的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頻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0条评论

              &
视觉国际 0评论 2023-11-22
11月20日,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厦门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29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新闻发布会
陈曦 0评论 2023-11-21
哈萨克摄影师 evgeniya gor 镜头下的猫︰光影、黑白、情感的藏与露。天生怕冷的喵星人变得更
艺术设计的朋友们 0评论 2023-11-21
▲ 《摇蚊》(yusurika),摄影:水谷吉法日本新生代摄影师、艺术家水谷吉法于 198
艺术与设计 0评论 2023-11-20
摄影师镜头里的纽约充满了电影质感每一张照片仿佛都在讲述着一个故事摄影师paola m franqui
青年摄影 0评论 2023-11-17
自1999年以来,jim goldberg一直在拍摄日常生活。他经历了所有的生活剧变后,到他的工作室
十三言 0评论 2023-11-16
偶尔,还要来上一个老朋友才足以让你敞开心扉。©gisele queiroz(巴西)在这些
视觉国际 0评论 2023-11-16
要说最近势头最猛的风光摄影师,非属这位美国小哥了。alex noriega(亚历克斯·诺列加),31
视觉国际 0评论 2023-11-15
彩色的伊斯坦布尔摄影师eveline iagofarova 
青年摄影 0评论 2023-11-14
视觉系统主要由眼睛和大脑两部分组成,是人类感知世界的重要系统。你是否会好奇视觉系统感知不到的事物是什
人美 0评论 2023-11-14
静默的风景,摄影师silver halide作品
silver halide 0评论 2023-11-13
dasha使用超现实主义、极简主义、色彩、摄影和数字处理等工具以一种扭曲的方式讲述令人惊讶的视觉故事
青年摄影 0评论 2023-11-13
世界之大,景色之美,就算一生也无法穷尽。于是摄影成为我们探索世界的双眼,在自然的广袤间,用镜头定格下
艺术与设计 0评论 2023-11-13
亲临其境观摄影之变——评安迪·格伦德伯格《摄影如何成为当代艺术》文/侯亮作为一项人文事业,传统摄影常
侯亮 0评论 2023-11-12
有人用镜头各种粉饰,有人却用镜头还原真实。peter lindbergh(彼得 •&nbs
艺术设计的朋友们 0评论 2023-11-1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