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拉克洛瓦诞辰220周年回顾展
展览地点: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展览时间:2018年9月17日-2019年1月6日
展品数量:约150件作品,包括油画、素描、版画等等
票价:成人25美元;儿童免费
推荐语
2019年,观展栏目将推出更多观者更具个人色彩的所想所思。以“我”为主语,或不尽准确,或还留有些许的倾向性,但不怕争议、不循常规、为个性的声音寻找出口将成为新一年观展栏目主要的奋进方向。
本期观展邀请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陆扬老师来为2019年观展栏目的新形象拉开序幕,听他讲他的2018观展印象之一。
展览“大师”的艺术作品似乎是每一间博物馆必备的基本功课。有了“大师”,有了“精品”,不愁没有热度和观众。但是,由聚光灯和溢美词所堆砌的“圣物”式陈列是否便是“大师”和“精品”的唯一打开方式呢?我们是否怀疑过,所谓的“大师”和“精品”是否也可能只是一个时代世界观下的话语产物,或者它在不同个体的眼中其实有着截然不同的形象?而博物馆展览是否又反思过,自己应当如何去“塑造”(或称为“还原”)一个大师(实际也是一个人)的形象呢?
每年都会有让我重新认识某段时期历史和艺术的展览,这样的展览未必是所谓的大展(blockbuster show)或者国内被各类媒体渲染的国宝展,而是主题或视角独特、主旨明确,对展览主题有深入的学术开掘的展览,展品和展览主题之间有着高度的契合,这类能挑战成见的展览就规模而言可以是大展,也可以是中型甚至小型展览。后两者有时造成的思想和视觉的冲击力往往更大,不妨称之为“小的大展”。
过去两年多时间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展览包括2016年在大都会关于希腊化城邦佩加蒙(pergamon)的大展,2017年大都会关于荷兰奇幻风景画家herculus segers的展览和在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的被称为“柏林画者”(berlin painter)的古希腊陶瓶画家的特展,以及跨17-18年度的大都会米开朗基罗素描和设计大展。但在2018年看过的特展中,有两个展览仍然因为主题之重要,以及相互之间有某种可比性而值得谈几句观后感。
第一个展览便是德拉克洛瓦诞辰220周年回顾展。
↑图1:大都会德拉克洛瓦回顾展的入口
一
曾在印象中的德拉克洛瓦
德拉克洛瓦这座十九世纪画坛的尊神,其艺术光环早已笼罩世间近两个世纪,名字也仿佛是“大师”的同义词。但令人吃惊的是,北美从未有过德拉克洛瓦回顾展,有英文评论提到自从1963年纪念他逝世一百周年的那次回顾展之后,巴黎也未再举办过全面性的回顾展。直到这次展览的出现才打破了这一局面。这让人不得不怀疑,是否即便在德拉克洛瓦曾经统治过的巴黎,他的艺术的实际吸引力也在悄然减弱呢。
对我个人而言,十九世纪的画匠中,德拉克洛瓦并不在最令我倾心之列,那个短名单保留给了戈雅、路易・达维、安格尔、席里科、康斯坦布尔、库贝尔、马奈和塞尚。即便在以德拉克洛瓦作为代名词的浪漫派艺术中,他对我的吸引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及短命而璀璨的席里科。当我多年前第一次进入卢浮宫salle mollien厅时,注意力几乎完全被席里科的《梅杜萨之筏》和格罗的《拿破仑探望雅法的鼠疫患者》吸引。相较之下,陈列于近旁的《自由领导人民》多少显得有些像宣传画,要不是有《十字军占领君士坦丁堡》这样富有感染力的色彩、有力的构图和人物造型,恐怕我都快怀疑德拉克洛瓦是否当得起那画坛无冕之王的头衔。我感觉德拉克洛瓦虽然艺术生命力长,绘画题材上多有开拓且技艺精湛,但似乎在最为关键的作品上比起席里科的创造力来还是差了那么一点。
↑图2:卢浮宫著名的salle mollien厅,展出的是十九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和浪漫派大师的代表作。照片中最前侧的两幅就是德拉克洛瓦的著名作品。
↑图3:从另一端看卢浮宫的 salle mollien 厅,最前端两侧墙面上悬挂着席里科的名作。
不过这样的印象从2017年之后开始转变。2017年的春天,我去参访了德拉克洛瓦在巴黎rue de fürstenberg的居所,如今这里已经改造成了法国国立德拉克洛瓦美术馆。流连于这个被德拉克洛瓦称为“绝对迷人”的居所,让我对他的艺术产生一种亲近感。就连去世时的房间壁炉上挂着的他画的三只猫咪的素描,都让我觉得惊讶。
↑图4:德拉克洛瓦人生中最后几年(1857到1863年)的居所外景,在巴黎的 rue de fürstenberg。
↑图5:德拉克洛瓦故居中的画室外景。画室面对着一个修饰得很好的花园,可以让人理解为何透过大玻璃窗看到的景观能给画家带来愉悦。
↑图6:居所中德拉克洛瓦去世时所在的房间,如今墙上挂着他的各种写生作品。
↑图7:德氏去世时的房间的壁炉上悬挂着他的素描猫写生。德氏作品中,动物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象征力量的狮子、老虎和马,虽然很少看到他的油画作品中出现猫的形象,他却画了不少很生动的猫的写生,这可能是他日常生活中的伴侣,给人以一种亲切之感。
不过真正让我开始重新认识作为艺术家的德拉克洛瓦的还不是他的绘画作品,而是2018年读到朱利安・巴恩斯的著作《另眼看艺术》,巴恩斯的文笔优美尚在其次,他对近现代艺术史上这些大匠的艺术和人生的刻画和分析能如此鞭辟入里,才是令我无比钦佩的,尤其是关于德拉克洛瓦的那篇,把这位十九世纪巴黎文化界的尊神的自我矛盾和复杂多面钩勒得细腻入微,而又不乏同情之了解。阅读时我感觉似乎此前对德拉克洛瓦的了解完全不值得一提了。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我十分期待有机会能看到德拉克洛瓦的回顾展。
二
在展览中重拾德拉克洛瓦
因为一个完全意料之外的原因,使我能在德拉克洛瓦展览即将落下帷幕之前前往大都会一睹全貌。当然,说是全貌也不准确,因为卢浮宫有先天优势,德拉克洛瓦的几幅大型作品都在馆中不可能移动,自然会在大都会的展览中缺席。不过这一点本身倒并不影响纽约展览的完整性,甚至在我看来,德氏最吸引我的作品,很多是尺幅不算巨大的那些画作,而且少了某些众所周知的代表作,或许更能体味出他的艺术中真正的寻常特色。
从展览的公众效应来说,卢浮宫的展览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据报导共有54万人次前往观展,这是惊人的数字,也许能让人对德氏艺术在当代的魅力仍然保有信心。大都会版的展览总共展出了德拉克洛瓦150件作品,包括油画、素描、版画等等,还有他那著名的日记。要全面来谈这个展的特点非我所能,这里只能提供点印象。总体的观感是:这个展构架平实,并没有给我太多意料之外的惊喜,整个展览是按照德拉克洛瓦生平的轨迹展开的,在这个框架下探讨他的艺术的变化。虽然第一印象不如预想那么震撼,但细细品味,倒可以看到不少新视野。
↑ 图8:德拉克洛瓦生前画过多幅自画像,这是最有名的一幅。像中侧过来的脸部、冷淡的眼神和紧抿的嘴唇都显示画家的自信和与他人的距离感,同时背景的色调和人物脸部上身的对照又暗示一种不羁的心灵。
首先这个展选择的作品非常多样,而且精品极多。比如他那幅神情高冷的自画像,几乎已经成为十九世纪画家自我形象的标示,还有在女性悲剧形象的塑造上十分成功的《米索伦基废墟上的希腊》和《愤怒的的美狄亚》。有的却几乎让人想不到出自德拉克洛瓦之手,比如他有一时期画了不少以耶稣为主题的大幅宗教作品。正是由于这个展览将德氏的艺术特点嵌入每一时期的生命历程之中,让人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德拉克洛瓦艺术的多变性和丰富性。而且画作选择和主题的搭配是相当紧密的。有一点让我得以通过这个展览证实的就是德拉克洛瓦的空前成功来自于他无比的勤奋。展览通过展示他早年的笔记等资料,说明他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类天才型艺术家,而是在刻苦追求中获得成功。这固然某种程度上印证了我此前对他和席里科差异的印象,但也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那种浪漫派大师的成功必来自于不羁的艺术天才的假想。
↑图9:《米索伦基废墟上的希腊》(greece on the ruins of missolonghi)。这幅作品通过以占据几乎整个画面的美丽希腊女性的绝望眼神和手势,以及袒露的胸部,来凸显奥斯曼帝国镇压下的希腊独立运动的无助,是德拉克洛瓦以纯粹悲剧性的绘画语言来构造他个人立场的典型作品。希腊独立战争不仅是民族主义运动,也是使欧洲的有识之士能聚集起来为之呐喊的重要事件。其中的精神领袖是德拉克洛瓦敬仰的诗人拜伦。missolonghi 正是拜伦病逝的地方,所以选择这一地点作为绘画的背景也蕴含了德拉克洛瓦对拜伦的礼赞意味。
↑图10:《愤怒的美狄亚》,德拉克洛瓦作于1838年,取材于欧里庇德斯的悲剧。此画颇能体现德拉克洛瓦画中人物心理的表现手法。此处美狄亚脸部的阴影、压抑的身躯和胸部硕大的首饰都凸显进入疯狂状态的女主人公。
展览的另一个特别令我关注的是德拉克洛瓦画笔下反复出现的近东的异域场景,无论是展出的《皮匠士马利克像》还是《摩洛哥的苏丹和他的随从》。以往看到这类画作,很容易让人理解为出自十九世纪欧洲“东方主义”想象和欲念的作品,这似乎是浪漫主义艺术的一大特色。但这个展览借用德氏画作和他自己的文字来重新解说这些画作的意义。策展者清楚地告诉观者当德拉克洛瓦1832年访问北非时,他眼里看到的街巷中的摩洛哥人,不是异域的人群,而是古代罗马人的再现。他在给他朋友的信中说:“朋友,想象一下,假如你看到的是罗马的执政官们 — 大小加图、布鲁塔斯 — 或躺在日光中,或行走在街上,或在补鞋”。也就是说,在他眼中的那个异域不再是空间的延展,而是时间的倒流。北非给予德拉克洛瓦灵感的不只是异域不同的风景和猎奇,而是激发他历史想象的源泉,他仿佛在时光倒流中回到了古典时代,和他接受的文化大传统奇异地结合起来。这样的解说当然并不是要排除德拉克洛瓦绘画中存在的东方主义想象,但显然丰富了我们对他艺术的内涵的认知,使我们意识到不能忽视十九世纪西方文化中空间和时间之间的转换的多重意义。
↑图11:《皮匠士马利克像》(portrait of schmareck),士马利克是坦吉尔的一位皮匠。这幅水彩作于1832年德拉克洛瓦访问北非之际。
↑图12:《摩洛哥的苏丹和他的随从》虽然是德拉克洛瓦创作于他访问摩洛哥多年之后,但对于摩洛哥苏丹及其部众的描绘仍来自于他当年获得的强烈的印象。
回顾展提供的另一个重要的视点是德拉克洛瓦对于纯粹意义上的悲剧的强调。和其他同时代的杰出人物画家不同,他的绘画虽然以行动中的人物为主,展现的是充满了张力、情绪和动感的画面,即便画的可能是传说或历史上的英雄,却并不着眼于渲染所谓正面的英雄主义,而是将对象表现为他要强调的绘画叙事中的客体的存在,或者是纯粹的人性和欲望的呈露,上面提到的《米索伦基废墟上的希腊》中的希腊女性眼神中的那种绝望和无助就是明显的例子,即便是他画的以耶稣为题材的作品,耶稣也时常被放置在类似的氛围中,与其他英雄人物无异,并不强调其高踞于一切之上的神性,比如《加利利海中的基督》,虽然有的研究者指出沉睡的基督有其宗教寓意,但给人印象更深的是显然是汹涌的海景、变幻的天空和船上奋力操作的人员,而非沉睡中的基督。
↑图13:《加利利海中的基督》
↑图14:《一个异教徒与土耳其哈桑之殊死拼斗》(the combat of the giaour and hassan),这幅画作被公认为德拉克洛瓦早期画作中有关战斗场景的佳作。画面主题来自于拜伦的著名叙事诗《异教徒》,讲述一个异教徒为死于哈桑之手的爱妻复仇的故事。画中人物虽在激烈行动中,但画面构图却保持一种高度的均衡。从马匹到人物都有力度饱满的刻画。徐悲鸿曾深受德拉克洛瓦的影响,我们也许可以从这幅画中德拉克洛瓦对马匹的塑造看到其对徐悲鸿笔下马匹的影响。
这一点固然早已为他同时代的评论者所注意。这或许是因为他更看中在绘画中对激情本身的表现,而纯粹的悲剧性符合这一逻辑。与此对照,我们甚至可以说他的《自由领导人民》其实是他画作中的异类而非主流。
↑图15:就绘画语言而论,德拉克洛瓦深受鲁本斯的影响。这幅只保存了下半部分的油画《猎狮》就显示出这方面的特点:夸张的构图和造型、人物和动物激烈的情绪、笔触奔放。左上角的狮子的后脚的姿势显然不是自然状态,而是为了构图的需要作的夸张。
如果说这个展览中有哪一幅作品最刷新我个人的认识,那无疑是名作《闺房中的阿尔及尔女人》。这幅早已被公认为德拉克洛瓦杰作的画作,我此前也曾在卢浮宫看过,却没能像这次那么有机会去集中端详,这一定程度上和大都会用心的展陈方式有关。大都会将其放置在大展室的深紫色的墙面正中,在幽暗的室内用精心设计过的灯光照射, 使观者的注意力自然而然集中到画面上。正是因为这样的安排,才让人一眼就能发现那些妇女身上的金色首饰的逼真。画家用高超的技巧和突出于画面的油层画出了它们的质感,犹如镶嵌于画面上的实物,整个画面上人物服饰的朴素和这些首饰的华贵产生出很强烈的反差,视觉效果上极有冲击力。而这种效果无论多高质量的印刷品或者像数多高的照片都完全无法体现,只有在现场看原作才能感受到那种视觉上的愉悦。这也提醒我们,当代科技提供的视觉影像并不能完全取代肉眼面对原作所产生的愉悦,走进博物馆去欣赏仍是无以取代的美好经验。
↑图16:《闺房中的阿尔及尔女人》
↑图17:《闺房中的阿尔及尔女人》(局部)
作者介绍
陆扬,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图片来源
图片由作者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