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设计 -利来app官方下载

zhangxiaomo

2019-03-14 11:56:15


喻红给人的感觉是一潭活水,温润地流动着。她笔挺地站在时代的洪流中,从容地接受岁月染过的痕迹。教师、画家和母亲、妻子这几个身份对她来说已经足够,她的生活很简单,作品也十分纯粹。她曾说:“绘画是一种时光的凝萃。”她所做的就是收集之后用画笔记录、反思与呈现 。“娑婆之境”就是当下,一种复杂的、纠葛多种矛盾的复合体。以下是“凤凰艺术”特邀撰稿人于奇赫带来的展评报道。

时间分秒流逝,生命循环往复,究竟我们在这世上留下了什么?

 近日,喻红的大型个展“娑婆之境”在龙美术馆(西岸馆)拉开帷幕,由杰罗姆·桑斯担任策展人。此次展览是喻红近十几年作品最为集中的一次展览,也是一次较为系统的、全面深入的回顾展。展览梳理出几条线索来体现其艺术创作的脉络与对于新的场域的表达方式,分为 “重生之时”、“贯穿喻红艺术生涯的‘肖像’系列”、“半百”和“目击成长”四个篇章。


 艺术家喻红(左)与龙美术馆创始人、馆长王薇(右)合影


 这次展览的作品跨度近40年,看过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艺术家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情感表达得越来越细腻,对问题的思考也越来越深入。作为一名女性艺术家,喻红不仅关注身边之事,更关注人类存在、普世意义价值、未来等一系列终极问题。她的眼光和气度早已超越当下,但她仍旧选择了当下看得懂的一种表现手法,她认为这样才能让人们有所感悟。

相比三十年前,喻红近几年所创作的作品尺幅越来越大。而尺寸之外的是持续关注时间的绵延、记忆的冲撞和内心世界的波澜与生命的感悟,以及近几年对于生命更广泛的关怀,对社会、政治和文化更深刻的反思。


 展览现场,摄影:苏杭,龙美术馆(西岸馆),2019


 佛经中将人们所在的世界称为“娑婆世界(梵文:sahā-lokadhātu)”。娑婆汉译“堪忍”,因为生活在这个世界中的众生能忍受十恶(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恶口、两舌、贪欲、嗔恚、愚痴)及诸烦恼而不肯出离。而这个世界中的所有图像则成为喻红的创作素材,她以此来构建一个魔幻现实主义的世界。喻红从此岸取拾众生,架起艺术之桥通向彼岸;此岸世界万千面孔,彼岸世界光怪陆离。

 


 重量,布面丙烯,250x300cm,喻红,2018


 喻红给人的感觉是一潭活水,温润地流动。她笔挺地站在时代的洪流中,从容地接受岁月染过的痕迹。教师、画家和母亲、妻子这几个身份对她来说已经足够,她的生活很简单,作品也十分纯粹。她曾说:“绘画是一种时光的凝萃。”她所做的就是收集之后用画笔记录、反思与呈现 。“娑婆之境”就是当下,一种复杂的、纠葛多种矛盾的复合体。策展人杰罗姆·桑斯认为艺术家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一定要具有创意的思想。“艺术家让我们的世界更加宜居,他们能够让你有新视角,给你营造脱离于现实的虚幻。对我而言,她(喻红)真的是非常重要的艺术家。她在中国的艺术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她所有的作品都展现了这一点。”

 


 云端,布面丙烯,250x1800厘米,喻红,2012

 喻红最近的作品笔触真实,但是画面的内容却又虚幻。她依然在写实绘画的范围里找到了一条新路,思考人与空间在超现实世界中的关系。大型画《天上人间》是本次展览的起始点。冰山上的诸多人物呈现出人与世界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或者说这是我们某种情绪的平行空间。正如你外表上看起来循规蹈矩,但是内心却在某时某刻想要叛逆;已经伸出去的手却想要缩回,欲望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到压制等。

由此可见,喻红的画面营造出了一种张力,一种焦虑、危险和不确定的状态。这些裸身的人可能是众生肉身的人格分裂,也可能是众生欲望的形体塑造。对此,喻红认为:“因为每个群体或者每个国家,每部分人都会有自己对于世界的看法,有自己的利益,他们之间会进行一些互动,可能冲突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不确定。”

 


 天上人间,布面丙烯,750x300厘米,喻红,2018


 作品《新世纪》右侧可以看到米开朗基罗《创造亚当》的影子,左侧压弯的竹子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人和物:腊肉、戴着各色面罩的人们、腾空的秃鹫……这种超当代的解读方式建构了一种在当代社会混沌中的现实和异幻场景之间的切换。而在《愚公还在移山》中,山脚下的人在推山、山腰上有人在爬山、还有人在山顶观看着远方的风景。画面中还出现了擎着巨石的人和从山上涌下的岩浆,画面的下一帧是混乱还是秩序?是分崩离析还是按部就班?所有的人依旧做着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情,阳光预示着明天还会到来。喻红坦言:“我想让她知道,这个世界上不只有一种人生,你所拥有的生活未必是最好的。无论什么样的处境,都应该理解他人,体会他人的处境和感受。”所以,你是否有足够的勇气走进喻红画面中世界,那你还能走出来吗?

 


 新世纪,布面丙烯,250x900厘米,喻红,2017


 愚公还在移山,布面丙烯,500x900厘米,喻红,2017


 不论是《周易》革卦中说的“君子豹变”,还是自然界中的“羽化成蝶”,人们往往还是喜欢那种惊艳世间的“变”。所以人活一世,活的就是生命中那几次变化。但是“变”中也有“不变”,人的变化是外表和气质的改变,而某些特质却不会轻易改变,喻红就是在寻找这些精神性的特质。

展览的第二章包含了十七幅肖像作品,其中十幅是特别为这个展览创作的。第二章节中的多数作品由一幅旧作与一幅新作配对,所描绘的对象则为艺术家熟悉的友人、亲人和中国文化圈的知名人士。看到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作品,笔者还是能够感受到那张令人深刻的素描《大卫》在这些作品的背后。社会现实主义风格在那时候的喻红身上十分明显。严谨、准确,欧洲现实主义的冲动也在影响着她:日常、神情。而2018年创作的这一批肖像用笔精到、放松,传神而舒朗,张弛有度、富有节奏感。这种和真人等大的人像极具表现力,特殊的视角也反映出艺术家特殊情感。

 


 青春可以迷茫,布面丙烯,225x270cm,喻红,2018


 挪用照片中的形象难免会显得呆板,拼凑与人有关的物品图像也显得简单。事实上,喻红的写实能力超乎常人,她近年的肖像创作早已摆脱了形的束缚却能精道地把握形,可见她已经达到了心手合一的境界。喻红在创作以青年人为主的肖像时,不是单单地拍个照画个照片,而是要经管大量的采访,不断地交流、沟通、接受倾诉。展览中还播放了喻红的视频采访资料,让我们了解到更多画面背后的故事。当你看过视频之后再反观喻红的画作,你会感受到画面中人物的更多精神性的气质。而只有在把握人物情感的基础上创作,才能给观者呈现出一个活生生的人。正如肖鲁在看到展览中画有自己肖像的作品时说“我一看到(自己),就是这种感觉。”

 


 她——艺术家,布面丙烯、照片,绘画:150x300厘米,照片:150x68厘米,喻红,2005


 “当我看到女儿从一个小婴儿一天一天长大,我开始反思,自己是怎样成长的。”喻红作品的主题核心一直是“人性”与人是如何在这个社会、世界成长和生存,透过画笔下的人物表述其投入于现实和社会的关注情怀和个人剖析。《半百》系列是一部虚拟现实的作品,喻红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红衣女孩的出生和成长。《半百》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绘画作品,另一个是观众可以体验的vr。婴儿脚踏车、红幕、镜子融合了演出、爱情、分娩,个体的成长和生命的体验还是汇入了中国社会的集体叙事中。观者能在其中看到自己,或是不曾看到的自己。他者也能感受到一种神秘的召唤,一种与当下完全不同的成长叙事。这并非是喻红第一次尝试将绘画作品与虚拟现实技术结合,两种不同的观看视角和模式给观众带来了丰富的感知。

 


《半百 no.16》,布面丙烯,100x90cm,喻红,2018


《半百》系列作品。摄影:苏杭,龙美术馆(西岸馆),2019


 位于二层的《目击成长》系列是喻红对自己生命轨迹的一种记录与呈现。艺术家将姥姥怀抱中年幼的自己作为起点,记录自己的长大、习画到考入学校、恋爱,到嫁给了刘小东。1994年喻红生了女儿刘娃之后演变为两条平行的线索:左边是妈妈在画画、工作、旅行和游玩、右边是女儿在参加班级活动、街头轮滑、度假拍照和制作陶艺,并且伴随这个小家庭的还有对应年份发生的事情:亚运会、航天员、外国人的新闻照片、杂志内页和其他照片资料等。这种组合反映出主流叙事和个人命运之间存在着某种偶发性的关联,这种并置的“对读”不仅仅是一种见证,也是一种证明。与喻红同时代的每个普通的家庭都是如此,而恰恰是这种平凡的生活恰恰才能够折射出生命的意义。从喻红的作品中,生命从何而来到哪里去似乎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到过那里,停留了多久。

 


《河南画报》1995年第51页 失业妇女求职登记,1995年喻红29岁和女儿在家中,1995年刘娃1岁和妈妈在北京郊区,布面丙烯,报纸:72 x 100 cm;绘画:100 x 100 cm;绘画:100 x 100 cm,喻红,2001


《中国民航》2007年第7期 噪声下的交易者,2007年喻红41岁为作家赵波翻腿部石膏像,2007年刘娃13岁在青海刘小东画“青藏铁路”的戈壁滩探班,布面丙烯,报纸:100 x 70.86 cm;绘画:100 x 100 cm;绘画:100 x 100 cm,喻红,2008

 

我们很多时候会感到无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有余而力不足。面对亲人遭受病痛、老人弥留之际、环境不断恶化、动物惨遭杀戮……艺术家做的不只是忠实地记录现在,更要启发大家如何走向未来。凝视喻红的作品,你会思考她究竟在创作时想的是什么?她想告诉我们什么?这些宗教性的、自然性的形式与图像编织了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喻红通过现实主义手笔和连接空间概念与日常生活场景的魔幻现实手法,强调了那些戏剧般地填满生活的不确定性。所以人的生命是物种生命中的一种很特殊的类别,复杂的社会性使得人生充满诸多变数,所以无常为常;但是能在有限的时间中洞察生命的厚度,则需要独特的艺术之眼,以及更细腻的心理。




章来源:凤凰艺术

利来app官方下载的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頻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0条评论

这是当代艺术界最棒的灵感诞生故事之一,一闪而过的直觉最终彻底改变了一个领域。1998年,艾尔·安纳祖
deborah solomon 0评论 2023-11-22
在日本东京的森美术馆开馆20周年之际,继上半年的展览“世界课堂”(world classroom)用
王天艺、杨亦舒 0评论 2023-11-22
从画廊offer waterman所在的梅菲尔区高档街道,到时装设计师jonathan anders
木兰&何冰轮 0评论 2023-11-22
 nicolai ivanovich fechin尼古拉·伊万诺维奇·费钦俄裔美籍画家,
artyouhua 0评论 2023-11-22
“我很喜欢波兰裔社会学家齐格蒙·包曼关于当下的形容,他说我们正处于‘液态现代性’中,不再有永恒的关系
盛泺颖 0评论 2023-11-21
无疑,如今的尼奥·劳赫(neo rauch)是一个受到许多人喜爱的艺术家——在《纽约客》2021年的
yutong yu 0评论 2023-11-21
月前,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宣布,将于2023年11月17日至12月31日呈现展览《禅之心》,独家展出
艺度 0评论 2023-11-20
《手持调色板的自画像》/ 爱德华·马奈,1879提到印象派,人们往往会想起莫奈、毕沙罗、雷诺阿等人。
祝羽捷 0评论 2023-11-20
梵高在给弟弟提奥的一封信中写道:、(我)就是要尽可能多、尽可能好地去绘画,然后到那时,在生命结束的时
张泓 0评论 2023-11-19
赵青(卿),1989年四川美术学院附中毕业,1993年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留校任教。2002年中
川美油画 0评论 2023-11-19
/ shiota chiharu # shiota 
sʌni 0评论 2023-11-17
清风徐来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前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
湖南文联 0评论 2023-11-17
在canu持续美大展「情感衣旧」现场,荷兰艺术家thirza schaap的作品《waterlill
canu 0评论 2023-11-16
英国地理学家多琳·梅西认为,一个“地方”的文化身份由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构成。这种社会关系会随着时空变
创意内容平台 0评论 2023-11-16
art021 在上海展览中心, 2023photo courtesy of art021刚刚于上海展
yvonne yao 0评论 2023-11-16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