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选为2019年“欧洲文化之都”的两座古城——意大利的马泰拉和保加利亚的普罗夫迪夫,可以说是今年当之无愧的文化旅游热点。尤其是马泰拉,这个背靠陡峭峡谷,基于旧石器时代人类留下的穴居遗址逐步发展起来的洞窟城市,一面释放着对于旅行者而言颇为致命的古旧魅力,一面借着一场有摧枯拉朽之势的艺术复兴运动,带来了不同于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似乎也不受任何规则束缚的例外风景。
马泰拉古城坐落在巴森托河谷上方,风景如画,陡峭的山坡上分布着大量基于石灰岩切割而成的街道和岩洞住宅。loris silvio zecchinato/flickr图
很难想象,三十年前的意大利人在讲起马泰拉时,会使用“意大利的耻辱”这样一个不堪的称号。更不用说,20世纪50年代,因为政府不切实际的搬迁项目导致整个地区沦为一座鬼城,只有小偷、走私犯、瘾君子、牧羊人和羊群会偶尔光顾。即使时间倒退回19世纪,也极少有旅行者敢于冒险穿越这片地处巴西利卡塔与普利亚大区边缘地带,常年干旱荒凉、被人遗忘的土地,因为山里到处都是强盗。
对照着这样的过去,尝试理解马泰拉的现在,不免让人感到眩晕。旅行作家托尼·佩罗蒂提(tony perrottet),《世界尽头:在被遗忘的边界旅行》(off the deep end: travels in forgotten frontiers)一书的作者,曾经称欧洲最具戏剧性的重生故事就发生在马泰拉的1500间岩洞里。当地人用“萨西”(sassi,意思是石头)称呼那些位于峡谷两侧如蜂巢般层叠错落排列的岩洞,这里有不少闹鬼的传闻,即使是在岩洞有人居住的时候,也只是一个贫穷、污秽、疾病肆虐的“黑洞”。意大利艺术家兼作家卡洛·利维(carlo levi)在回忆录《基督止步埃波利》中提到过自己在墨索里尼执政期内被迫流放至意大利靴子脚背的那段日子,说起“萨西”,他使用了“就像小学生看待但丁笔下的地狱一样”的字眼,“动物被关在潮湿、暗不见天日的谷仓一角角,鸡在餐厅的桌子上跑来跑去,由于猖獗的疟疾、沙眼和痢疾,婴儿死亡率高得可怕。”但他无缘目睹自己身故后数年的风景,自然也无法想象那些在物质生活上得到极大满足的现代人,为何会争先恐后的想要住进洞窟,在石头地板和稻草床垫上睡一觉。
透过这些无人居住的岩洞,旅行者仍能感受到数十年前马泰拉作为鬼魅之地的衰败氛围。maurizio balestrieri/flickr图
马泰拉岩洞酒店的住宿体验,被认为是时下欧洲最具异国情调的旅行体验之一。与岩洞酒店一起受到游人追捧的,还有岩洞餐厅、岩洞画廊、岩洞共享空间,甚至岩洞游泳池……
既然说到这些,似乎有必要再多啰嗦一两句。马泰拉对于严肃旅行者而言,本质上就是一个开放的博物馆。边走边逛的过程中,路人会轮流为你讲述他们童年时代作为“穴居人”(他们喜欢用troglodyte这个词)的日常——生活条件异常简陋;没有自来水和电;用水需要拎着铁皮筒去山下1.5公里处取;洗衣服不用肥皂,用的是农作物烧完后的灰烬;排泄物保存在夜壶里隔日清理;一家人的住宅空间实际上就是一个没有窗的卧室,一个接了通风烟道的小厨房,外加一个能塞进十好几头山羊、兼做农具储存与牲畜饲养的马厩。
马泰拉的餐馆老板喜欢用各种在别处见不到的朴实无华的料理招徕食客。黑猪肉和茴香腌塞的意大利香肠,面包屑与花椰菜、辣椒搅拌在一起的面食,很有旧时农家菜的范儿,再配上一大块质地如奶油一般、由本地牧羊人以古法煮出来的乳清干酪,让人莫名有种穿越味觉大陆边缘进入最后的未知之境的感觉。
小型博物馆casa grotta di vico solitario里有不少旧时岩洞居民留下的老物件。资料图
马泰拉的现代雕塑博物馆虽然不在“萨西”地区,但它也建了自己的地下网络,多穴崎岖的地窖里摆满了藏品,涵盖从19世纪末至今的大部分意大利雕刻家的名作,之中就有berto lardera的金属海盗船作品apparition vii,还有enrico baj以马加利卡陶器创作的毕加索式四眼脸谱。
废墟探险爱好者可能会对被遗弃的建筑珍品更感兴趣,这里有150多座开凿在岩层内的教堂,年代跨度很大,罗马式的san giovanni battista、san domenico,巴洛克式的santa chiara、san francesco da paola、san francesco d’assisi,常见的是一种半岩石半砖石的结构。宏伟的大教堂立面蚀刻在悬崖侧面,从峡谷外的斜坡上远望,是海市蜃楼般的难忘景象。走进幽暗冰冷的洞穴内部,借着手电照明,则依稀可以看到石墙上覆盖着的褪色壁画,据说,此类宗教壁画大多有由自学成才的无名僧侣绘制,其中年代久远的,可以追溯至公元15世纪。
在马泰拉逗留期间,尤其是在参观古迹的过程中,很多旅行体验都与我们所熟悉的商业旅游产品的套路背道而驰。旅行者来到这里有更多的自主性,可能也需要面对一些风险与未知,但往往会得到意料之外的惊喜。你可以独自一人去探索那些排列得颠三倒四的建筑综合体,从一个岩洞住宅内部找到通向宫殿和小教堂的暗门,顺着教堂的屋顶进入墓地,再经主广场的地下通道被带向某个16世纪的蓄水池。又或者,你可以透过一个熟识的民宿老板,再透过朋友的朋友的引荐,找到一个腰带上别着一大串钥匙的领路人,跟随他从地下城的一角移动到另一角,不断走向迷宫的深处。
chiesa di san pietro caveoso教堂,像这样的岩石教堂在古城区至少能找到七座。maurizio balestrieri/flickr 图
除了堪称“硬核”的风景、建筑,马泰拉一波三折的城市历史也是它的加分项。官方旅行宣传简章上写着,以“萨西”为代表的岩洞住宅群中包含着旧石器时代人类穴居的遗址,被认为是全意大利最早有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马泰拉作为城市的源起,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希腊统治下的梅特勒斯领地,当时的执政官将它命名为metheola。希腊人走后,伦巴第人、拜占庭人、诺曼人等六任统治者相继来到,只可惜,属于这座城市的黄金时代从来不曾出现。无论是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还是工业革命,都与之失之交臂。它拥有的只是贫穷和苦难。
直到二战后,马泰拉仍是意大利人口最少、人们最不了解的地区之一。1952年的新城开发及人口迁移计划让老城区蒙受灭顶之灾,所剩不多的居民被迁往峡谷外的现代化社区中,岩洞因而荒废了数十年之久。到了1986年,在多位考古学家的努力下,马泰拉获得政府层面的法律保护及援助资金后,情况才开始向着乐观的方向发展。
“萨西”的夜晚。rossana coviello/flickr 图
1990年代初,一批拥有文化艺术背景的“占屋”青年的到来,让马泰拉的口碑迅速扭转,几乎在一夜之间,它成了一个又潮又酷的玩乐胜地。这批最早来到、也是最有毅力和决心要跟这个曾经的地下贫民窟死磕的年轻人,现在大部分已经变成了民宿或者画廊老板。若有旅行者带着艳羡的口吻问起当初那段空手套白狼的经历,他们也很乐意坐下来聊聊十多年前给在岩洞里安装煤气管道,铺设电力、供暖和通风系统的艰苦。
来自美国小说家伊丽莎白·詹宁斯(elizabeth jennings)也属于最早那一批慧眼识金的“占屋”青年。她已经在马泰拉居住超过18年了。在她看来,这座城市最大的魅力与其说是新旧共存,倒不如解释为一种不会被过往历史束缚、乐于接受任何创新的开放姿态。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