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zara 彩妆宣传大片在微博引发了各方争议,相关话题在微博热搜挂了两天,话题热度至今还在持续发酵。
模特李静雯演绎 zara 口红广告
大片中,中国超模李静雯以自己真实的雀斑面貌出镜,一部分人认为品牌丑化中国女性,另一些人则认为雀斑很真实,属于天然美,如果被视为丑化,就是中国人不自信,习惯活在虚假的网红滤镜里。
很快,zara 回应梨视频,表示没有刻意丑化亚洲女性,宣传面向全球不是针对中国市场,模特由西班牙总部筛选,照片是自然状态下拍摄,完全没有 ps。相比之前 dolce & gabbana 明显一边倒的种族歧视言论,zara 这次引发的审美大讨论,各方观点都有理有据。
站在审美角度,超模李静雯在 zara 广告中呈现的真实雀斑,的确符合最近几年风靡全球的多样化时尚审美标准。做真实的自己,呈现每个人不同的个性面貌,理论上这是时尚民主和自由意识的姿态。
但是请注意,亚裔女性的雀斑形象,也是过去很长时间西方刻意塑造的一种刻板印象,目的就是意淫殖民文化,嘲讽和丑化亚裔女性。尤其当亚裔女性的雀斑形象被用作商业用途,不管出发点和用意如何,都会被人看作是一种挑衅和不尊重,即便雀斑被包装成正面积极的多样化审美。
不妨体会一下,时尚品牌的逻辑自洽。过去,丑化对自己有好处,那就尽情丑化。如今,宣扬对自己有好处,那就尽情宣扬。总之,任何时候都要好处占尽。
模特李静雯演绎 zara 口红广告
李静雯觉得自己没被丑化就好了?她作为中国人出现在国际品牌的广告中,她已经成为一个符号,只要有中国人、华人、亚裔觉得她的形象存在被丑化的成分,zara 就必须出面澄清、补救,甚至撤销广告。
的确,李静雯脸上的雀斑,那是一种自然美,任何人都没有权利评价,那是属于她自己的东西。但是,一旦她的美被人利用,被用作商业 gimmick,大家就有权对这一行为展开评价。
gimmick 的点在哪里?如果 zara 真要呈现多样化的时尚审美,明知大部分中国人都喜欢白净皮肤,那么在广告宣传多样化审美的时候,就不能只是特别突出一个中国雀斑女孩,白肤色、深肤色、胖女孩、瘦女孩……各种面貌的中国女孩都应该出现在广告画面里,才算是真正的多样化时尚审美诉求。
目前来看,整个事件的参与各方都是受害者。
首先是品牌,表面上获得了空前关注,但是其明知故犯的 gimmick,已经对品牌美誉度造成了一定损伤。其次是模特李静雯,她作为事件当事人,整个事件不管往哪个方向发展,她都成为了一个被人攻击的对象,被贴上各种标签,甚至有可能失去很多职业发展机会。而最值得人反思和探讨的地方,则是貌似对立两方的观点。
认为雀斑好看的网友,他们认为雀斑很自然,属于多样化审美,是西方认可的高级脸,同时他们又觉得那些认为雀斑不好看的网友,是典型的文化不自信,完全陷入谁比谁高级、谁比谁低级的鄙视链审美迫害想象之中。认为雀斑不好看的网友,他们追捧的白净审美,本来也是多样化审美的一部分,而且是明显的大多数,却被扣上民粹的帽子。两方看似观点对立,其实都有可能成为内化种族主义的牺牲品。内化种族主义,会有意或无意地接受种族分类和等级,逻辑自洽地解释负面的种族刻板印象,在种族内部制造分裂。
早在 1971 年,内化种族主义被提出,解释了非裔美国人如何相信白人文化价值优于自己的文化,背后的驱动力是非裔美国人在所有活动中都寻求白人的批准,用白人期望作为确认什么是好的、可取的、必要的标准,并且长期逻辑自洽地支持这种状态。
中国以汉族为主体,内化种族主义在少数民族群体里非常明显,甚至出现了种族模糊,考虑到话题敏感度就不做深入探讨。
在时尚审美方面,中国人是否存在内化种族主义?我们过去长期接受西方审美洗礼,已经形成了一套西方审美高于一切的审美标准。白净审美、雀斑审美,都是基于西方审美逻辑的价值输出和输入,我们自身并没有形成自己独有的审美逻辑标准。
当任何审美风貌都可以逻辑自洽地得到解释,也就让商业 gimmick 有了可乘之机,有了口水战,有了话题度,也就没人再关心真正的美到底是什么。于是,反内化种族主义出现,试图纠正和弥补种族内部的裂痕。
反内化种族主义的经典案例,是欧美黑人群体在上个世纪发起的“黑色是美丽的”(black is beautiful)文化运动,该运动通过试图攻击“黑色很丑陋”的意识形态,全面唤起黑人正视种族自身的审美取向。
black is beautiful 宣传海报
或许你觉得内化种族主义有点过了,不妨回到单纯的审美层面。众所周知,肤色及其面貌是我们在人群中寻求归属感的第一判断物。撇开文化背景,从动物性角度来说,人们都会不自觉地认可健康的容貌、均匀的肤色,并从中筛选出和自己类似或者向往的脸。很显然,雀斑在自然选择层面并不具备优势,也不可能代表大部分人的口味,即便它什么也没做。好在时代在进步,雀斑作为一种真实的容貌,已经被越来越多人接受。我特别喜欢英国哈里王子妃 meghan markle 父亲说过的一句话,他曾安慰脸上长有雀斑的女儿,“没有雀斑的脸,就像没有星星的夜晚。”
身在多样化审美时代,雀斑女孩捍卫自己的审美,是非常值得赞赏的行为,毕竟那关乎个体自由选择的意识觉醒,而其他人即便不认同雀斑好看,也应该尊重她们自由选择的权利。只有这样,这场由 zara 引起的关于雀斑好看与否的争论,才有可能从各方都是受害者,变成各方都是赢家。
直到今天,这场审美大讨论还在发酵,大家不妨屏蔽大脑里不自觉的对立冷战思维陷阱,以及谁比谁高级、谁比谁低级的鄙视链趣味,借此机会反思一下自己,是否能够接受自己和他人的真实面貌,有没有不自知地沦为了商业 gimmick 的牺牲品?当然还可以探讨一下,如今的中国究竟需要怎样的时代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