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是什么?
我们要去哪儿?
▼
如果说伴随梵高一生的是:阳光、麦田、向日葵,那高更的关键词则是:岛屿、女人、流浪。作为一个划时代的艺术家,高更的一生怪诞离奇,狂热于恋爱,终生辗转流离,不断旅行,“到远方去,寻找乐园”。
生命的热情究竟何在?在最后的日子里,高更重返大溪地——这个曾被他视为“新天堂”的地方,去追寻自己的理想生活。
蛮荒=乐园,这是高更对生命之热情的理解,并一度认为这片蛮荒之地即是归宿。才情在此迸发,灵魂跃然于画纸。
01.在我身上,有印第安人和神经质两种气质
尽管高更备受争议,但没有人质疑过他的艺术独创性。他从不用任何条条框框局限自己。他的出身和性情,使他难以适应古板的资产阶级。他理论上身在其中,却始终感到局促不安。
说起来,他身后的名声,有时为他招来了种种毁谤,而他本人应该对这些误会承担部分责任。
比如,他于 1889 年创作的自画像明确显示,他把自己投射到了圣人和罪人、学者和享乐主义者的角色里。他告诉妻子:“在我身上有两种气质,印第安人的和神经质的。”
接着他又宣布:“神经质的气质已然消失,使得印第安人坚定、笔直地前进。”高更把自己视为让-雅克·卢梭式的高贵的野蛮人。
高更反抗堕落的文明,他与承继自文艺复兴的学院派作斗争。他认为周遭的社会腐朽而虚伪,又自觉受到了这个社会的谴责。而从中逃离的唯一途径,是转向一种更接近他出身的文化。
其实,高更目无纲纪,不是因为他乐于违背既有的创造规则,而是因为这些规则限制了他的想象。他搬移构思、突破手中材料的局限,在不同媒介间穿梭自如,使意义发生变化。
可以说,高更重新划定了艺术领域的界限。在他的时代,再没有一位艺术家能在同样多的领域里,掌握同样高超而创新的技艺。不过,也有人指责他三心二意、东拼西凑。但无论如何,高更都把创造过程当作头等大事,在无尽的变化中,不断地翻新了材料和技法。
高更的作品无疑是世界上最昂贵的作品之一,但在他的一生中,却过着非常简单的生活。他曾作为银行家工作了一段时间,但最终他辞去了工作,决定投入艺术,选择了一种更温和的生活方式。
02.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为了解释自己的行为,更为了说明自己的艺术理念,高更在越发彻底地远离同辈艺术家的同时,感到需要为自己建立一个形象。而在他挑衅的外表下,却隐藏着对创造的全身心的投入。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责难过他的性别歧视和殖民主义立场。他最大的担忧——被后世遗忘——也险些成为现实。在立体主义压倒表现主义诸流派的时代,他在关于现代主义起源的早期历史著作中,一度被边缘化。
然而,尽管高更的为人颇受指摘——有时也不无道理,但作为艺术家的高更,却始终是象征主义和 19 世纪抽象艺术,无可争议的大师和奠基人,他从根本上影响了 20 世纪的艺术。
小时候,高更和他的父母一起在利马待了几年。这段经历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寻找并重现他从秘鲁记忆中的生活方式。后来,他两次访问塔希提岛,并最终在 1891 年在那里定居了几年。
对高更主要作品的粗略研究,足以说明这位不同寻常的艺术家的全部复杂性。他同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传统决裂,选择了折衷的原始主义,嘲弄了法兰西艺术学院的所有清规戒律。
他注重想象,因此摆脱了叙事和文学的主题。他把色彩从描述的功能中解放出来,用概括和简化突显了形状的表现语言。他发挥了暗示的作用,任由观者发现意义的多重层次。他在创作方法中融入了即兴、偶然性和意外性。
总而言之,他肯定了艺术的装饰目的、或非模仿目的,为现代主义抽象艺术开辟了道路。画家用“什么都敢做的权利”,定义了自己留传后世的艺术遗产。
像他那个时代的许多画家一样,高更从日本版画,颜色和主题中汲取灵感。这位画家受到彩色玻璃窗和黑色边框形状的影响。
也许高更需要经历种种动荡,才能孕育出如此令人惊讶和困惑的艺术。他试图建立信念,因此对抗体制、质疑正统,却不曾料想,他大胆选择的道路将使自己在生活中作出痛苦的牺牲。
也许正是因为他有着逞勇好斗、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才能承受在他身上接踵而来的压力。“我是个伟大的艺术家,这我知道,”他安慰自己,“正因如此,我才忍受了这么多痛苦。”
03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千百年来,无数人向往着诗与远方,且不少人自认为自己到了远方发现了诗。而实际,除了高更,这世间,几乎无不到达过真正的远方,也无人读到远方的诗行。
高更除了读到了远方的诗行,还发现了人类的终极之问: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一个画家的追问,全世界的哲学家们都在寻求答案。
《我们从哪里来?利来手机网址 是谁?我们往哪里去?》画在近四米长的粗麻布上,是高更创作生涯中画得最大的一幅画,他称这幅作品甚至“可与《福音书》相比”。“我再也画不出更好的、有同样价值的画来了…
这里有多少在种种可怕的环境中所体验过的悲伤之情,这里我的眼睛看得多么真切而且未经校正,它们看见的就是生活本身……”婴儿、孩童、女人、老妇,采摘果实的青年,神秘的偶像,原始洪荒的背景,这幅画布满各种寓意的象征,震撼地示意了人类的命运生死,如同一首生命哲思的梦幻交响曲,将文学性和绘画性毫无间隙地交融于一体。
高更传奇的一生给了不少作家灵感,他的故事数次被搬上舞台银幕,其中最有名的是毛姆的小说《月亮和六便士》,获过诺奖的略萨也以他为主人公写过长篇《天堂在另外那个街角》。
04、我爱月亮先生 保罗·高更
(paul gauguin,1848-1903)
▼
高更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与塞尚、梵高合称后印象派三杰。说起这三杰,确实是各有千秋,天赋异禀,个人来说,我欣赏塞尚,喜欢梵高,但我深爱高更。
艺术的世界色彩纷呈,
百家争鸣,
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便深深地爱上了你。
▼
高更的画色彩鲜明,
注重和谐而不强调对比,
强烈的轮廓线和主观天马行空的色彩运用,
让人过目难忘。
▼
有的画
让人看了好像听了一曲大型交响乐,
盛大悠扬。
有的画
仿佛是听过摇滚乐之后产生的激情澎湃,
其节奏感似乎将唤醒沉睡的灵魂,
从他的画里感受到生命的律动。
▼
可今天我们不聊画,
聊聊这个把自己的生命画在画里的人的故事,
聊聊人生
聊聊爱情
聊聊月亮
▼
”我在这样大多数人度过的人生中,
感觉到有什么不对劲。
我心中有着向往冒险的欲望。
如果能有所改变——
改变与前方那未知的刺激,
对于尖锐崎岖的礁岩与危机四伏的浅滩,
我并非丝毫没有准备。“
时间退回到十九世纪中后期,高更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出生成长,而后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娶妻生子,过着差不多的生活,也许世界上那时有成千上万个高更,但属于这个画画的人的世界还处于混沌中,此时,他便与他们是同一个人。
直到有一天,如果可以具体到某一刻,那一刻之后,他的世界混沌初醒。放着让他衣食无忧跻身上层社会的证券经纪人不做,年近四十的高更逃离了家乡,只身一人前往南太平洋的岛屿。
1891年6月8日,
结束了63天长途航程的高更来到了塔希提岛,
认为崭新的生活即将开始。
▼
在那里,他像当地土著居民一样赤足裸身,布衣素食,并娶了一个土著女子为妻,他回归自然,放弃现代文明,在原始生活中寻找自然率真的艺术,追求艺术的象征性和神秘感。
也许是年少时期接触绘画引起了他强烈的兴趣,也许是后来业余学画的经历点燃了他创作的火种,出于热爱,他梦想成为一名职业画家,直到与家庭决裂。像所有为了遥不可及的梦想做出改变的人一样,他是孤独的不被人理解的,甚至有人认为他走火入魔无药可救。直到他的生命停止。
英国小说家毛姆说:
“满地都是六便士,
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或许他是在拿高更还在做证券经纪人时的生活
比作随处可见的六便士,
拿画画比作月亮。
▼
拿平淡生活比作六便士,
拿心中梦想比作月亮;
拿差不多拿将就比作六便士,
拿不虚此生,
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比做月亮。
▼
强烈的阳光,
浓密的森林,
女人们头戴花环,
蜜色的皮肤,
芒果、木瓜、马缨丹,
每一种颜色都达到饱和的最高浓度,
而时间的流逝慢得仿佛静止了。
这一切都在高更的画布上再现。
另一种则充满神秘主义的情绪与意象,
这些标示着基督降生、
天使、亚当与夏娃的作品,
主人公形象无一例外都是土著,
不觉违和,天地初开,文明伊始,
这些人物就好像已经存在,
有说不出的神圣庄严。
▼
如果说画画是高更的月亮,那么爱,便是我心中皎洁的一轮月亮,做最想做的事,过最想要的生活,爱最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