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等快递,或者买快递的途中吗?相信一句“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快递”是当代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一个“双十一狂欢”期间15亿件快递,将至少产生超过30万吨的垃圾。再加上黑色星期五购物节,双十二 ... ...这垃圾量真的是可怕!再想想我们之前积累的垃圾,我们确定不是生活在垃圾堆里面吗?
这样的?
这样的?
这样的?
还有各种各样的……垃圾。
难道除了被烧掉和掩埋,
垃圾就没有什么别的命运可以选择吗?
答案是——当然有。
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位帮助垃圾改变命运的魔术师,
下面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
▽
▽
▽
————————
摄影师介绍
————————
塑料袋风景出自1990年出生的奥斯陆女性艺术家vilde rolfsen之手,她现居伦敦,正在持续的创建这个项目。她运用光线与色彩让塑料袋看起来非同凡响,宛如一道风景。而塑料袋正是世界上最巨大的一类垃圾,其不可降解性的特征严重的污染了海洋和陆地。项目中所运用到的塑料袋都是从伦敦街头捡到–它们真是太随处可见了。一组直面消费文化,力求通过“美”而引起人们重视一些由我们自身造成环境困局的意义作品。
————————
摄影作品展示
————————
“ 我的摄影围绕人类对物品的依赖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展开。这个用完即弃的文化让我对消费者保护主义和物品利用方式产生了兴趣。我在设计之初便一直观察人类与物品之间的联系,摄影作品中体现的正是我努力探索的内容。 ”
“ 通过不断的观察,我发现人们往往对塑料袋、钢丝球等日常用品习以为常。这些毫不起眼的生活用品却大有益处,如可用来提东西或刷碗。我把目光从这些物品的原有功能上移开,尝试引导人们从艺术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些物品,挑战着社会对日用品的固有观念。照片中可以看到,这些普通的物品呈现出一种超现实主义的意味。 ”
“ 研究人类对物品依赖的初衷逐渐发展为对物体本身及摄影的兴趣。我选择大多数人会用到的日用品,创造一种普通大众能从不同层面理解并诠释的艺术。 ”
“ 在“塑料袋风景”主题中,从大街上捡回的塑料袋成为了我的拍摄对象。通过调节光线、不同颜色纸板,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拍摄。摄影棚的灯光投射过来,明丽的色彩贯透塑料袋,此时,塑料袋不再像普通的塑料袋,而更像一抹虚拟的美丽风景。 ”
“ 精心构思和突发奇想双管齐下,商业艺术和美学相互融合。摄影作品在随意与精致间来回游走。通常,我会以编辑者的细致态度来处理照片,后期制作时会花大量时间对照片进行修补润色。这是我深入研究摄影作品的方式,也是一个独立思考的机会。拍摄过程中最让我享受的是布景、调光、拍摄物的摆放和相机的假设。因为在我看来,这才是摄影的灵魂。摄影不只是按快门,而是整个意境的营造。 ”
。
。
。
。
不要把垃圾和麻烦,
当作遗产去留给下一代。